媒体中大

【南方都市报】南粤痛失名医周庆均

稿件来源:南方都市报2013-03-19第AII16版 作者:许黎娜 编辑:金凤 发布日期:2013-03-19 阅读量:

昨天是“全国爱肝日”。但很多人并不知道,中国第一本肝炎专着《传染性肝炎》出自一位广东名医之手——著名传染学及肝病专家、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周庆均教授。2013年1月1日,有“肝炎圣手”之称的周庆均教授因病在广州逝世,享年92岁。

奥运冠军转赠金牌表谢意

周庆均是宋朝著名理学家周敦颐的后裔。他出生在农村,目睹农村缺医少药、医疗卫生条件差,再加上小时候身体欠佳,疾病不少,让周庆均切身体会到健康的难能可贵。所以,成年后,他并没有子承父业,走上从商之路,而是坚持自己治病救人的志向。1942年,他考入了国立中山大学医学院。毕业后,他回到东莞常平开设诊所为乡亲们治病。

上世纪50年代末,病毒性肝炎在国内许多地区广泛流行,有感于此,周庆均决心把肝炎防治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历时七年,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他写出了20万字的《传染性肝炎》。这是我国第一本肝炎专著,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肝炎专著之一,影响深远。

周庆均不仅著述颇丰,而且医术精湛,曾救治了不少危重病人。他最津津乐道的是:曾为东莞籍中国奥运冠军陈伟强治疗肝炎。后来,陈伟强把一枚金牌转赠给周教授。周教授认为这是集体功劳,把金牌转赠给他当时工作的中山三院传染科保管。台湾音乐人侯德健也曾得到周教授的诊治。出院时,为表谢意,侯德健把《龙的传人》、《酒干倘卖无》录音带和亲笔签名送给周教授。这样的例子,一一收录在周教授晚年的《寿辰纪念特辑》和《从医回顾》当中。

女儿作文里爽约的父亲

至今,周庆均的四女儿周洁华还记得在小学作文《我的父亲》里写到“被放鸽子”的事情:小时候父亲答应周日带着全家人去公园玩,却总是因为突如其来的出诊而取消。“他太喜欢他的工作了,除了工作还是工作。”周洁华说,父亲一直到退休后,仍经常被请出诊;有人半夜上门求诊,她不忍父亲劳累,想拒绝;在卧室的父亲听到,立即起身、很快穿戴好出门。

在90岁写下的一篇文章最后,周庆均特别感谢家人支持他专心医学工作。他以朴实的文字写道:我的工作十分繁忙。家中孩子的养育和管教主要由我夫人卢淑仪女士承担。她教子有方、持家有道。特别是经过“大跃进”经济困难时期和“文革”的艰难岁月,都能一一度过。几个孩子也很懂事,主动分担家务,自动做好学校规定的作业,学习成绩都很好,从不需要父母操心。因经济困难,有时吃不上早餐,没有或很少零用钱,她们也从无怨言。

暮年回首,其言也真。而今,斯人仙去,给家人留下无尽的思念。

【记录生命】

逝者:周庆均

籍贯:广东东莞常平

出生时间:1920年农历六月二十八

去世时间:2013年1月1日

简介:我国著名传染病学及肝病专家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