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排镇党委相关负责人出面解释取消25年免费教育,称确实是因为财政收支不平衡
实施新方案后,石排每年奖励教师和优秀学生的总额不超过三百万元
曾经轰动全国的石排“25年免费教育”政策,3月6日结束了。去年2月,实施19个月的石排“免费公交”喊停时,人们就已经在关注“石排25年免费教育何去何从?”那时,石排镇长简任昌面对媒体多次表态,“免费教育是一个很好的政策,我们会一直坚持做下去”。
然而,沉重的财政负担,让25年免费教育政策根本难以继续。此前每年的上千万元是靠银行贷款,有几年的补偿金已经无法发放。
昨天,石排镇党委委员、新闻发言人钟浩源也出面解释,如此做法确实是因为收不抵支,“取消教育补贴,是长痛不如短痛”。
【权威释疑】
石排取消25年免费教育引来众多议论。到底这一政策出于什么考虑?这笔钱会不会省下来作他用?昨日,石排镇党委委员、新闻发言人钟浩源就教育补助优化政策进行了详细的解答,也对外界的疑问作出了更新更细致的回应。
【各方讨论】
锦上添花PK雪中送炭
财力允许应推行免费教育
微博网友“@肖功俊”认为,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政府就应该推行免费教育。免费教育不仅能惠及学生和家长,而且也有利于教育公平。
虽然石排已由普惠型转向了奖励优秀,但“@肖功俊”认为,此前“25年免费教育”的政策相对奖优要好。
“假如大家成绩都好,但奖励只能是那几个学生,那其他学习好也优秀学生呢。而换个角度看,石排的免费教育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奖励,大学本科的免费,研究生乃至博士的免费,前提都是学生能考得上,也可以称这是一种变相的‘奖学金’。”肖功俊说。
应设法将奖优转变为扶持
不过,从事文化行业的陆先生持不同观点。他认为,现在义务教育阶段已经是免学费的了,最多再免费到高中和大学本科,而幼儿园、研究生和博士这些都没有必要免费。
“只有义务教育阶段才是孩子必须经历的一段社会化历程,而读不读幼儿园,读什么幼儿园,本身只是一种选择。既然只是选择,政府就没必要为他们买单。”
陆先生还认为,到了硕士、博士阶段,早就不用担心学费了。“如果不是读书的材料,读不了那么远,既然是块料,光是奖学金、助学金、生活补贴就足够他们用的了,更别说有的硕士博士还做兼职,还有人发工资。”
但陆先生也赞成在高中和本科教育尚未免费的情况下,对家庭困难品学兼优的学生给予扶持,而不是一味地重奖“状元”。
专家:免费到高中即可 政府要扶困但不应奖优
昨日,记者也就免费教育的问题采访了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财税系主任林江。他表示,如果有条件,政府应该推行免费教育,让每一个公民都能平等地享受到受教育的权利。
但林江认为,政府推行免费教育到高中阶段就应该终止,因为读大学本科,读硕士,读博士其实是一种个人投资,政府没必要为个人投资买单。
“当然如果学生家庭困难但又想继教育深造,政府也应该进行必要的帮扶,比如减免一下学费,生活费则让学生自食其力。”林江说。
至于很多地方都存在的,政府出钱奖励成绩好的学生,比如奖励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林江认为这种做法不合理。
“奖励优秀学生,这本不是政府应该做的事,从公平的角度讲,不能拿着所有纳税人的钱去奖励那么几个学生。而且这里也有标准的问题,为什么是清华北大,难道华工华农就不优秀了?”林江表示,奖优应该由慈善机构、基金会、或由公司企业做慈善公益该做的事,政府即便要参与,也只应发挥引导作用,吸引社会力量和社会资金去做。“对于有限的财政资金,还是应该‘好钢用在刀刃上’。”
扶助贫困学子这一点林江认为是政府应该要做的。“但帮扶也不能大包大揽,而要根据自身财力和学生的家庭困难程度来提供帮助。而且,帮扶其实也可以发挥社会力量,让慈善基金公益组织等去做。”
【新闻背景】
25年免费教育曾让石排轰动全国
“25年免费教育”曾经给石排带来巨大的光环。只要是石排户籍,从幼儿园到博士全部免费,这放到整个中国也屈指可数。
从2010年9月1日起,石排籍的大学生至博士生,都可享受到由镇财政发放的教育补贴。大专生、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每年可分别领到4000元、6000元、8000元、10000元。而自2008年开始,幼儿园和高中每生每年补贴3000元。
时任石排镇委书记的翟崇碧说,“读书难、读书贵”一直困扰着不少群众。实行教育免费既是关心、关爱群众的善举,也是还利于民、增强老百姓幸福感的重要方式,同时还可培养石排学生的责任感和感恩之心。
翟崇碧说,“财政上也不用担心。现在我们镇一年收入突破5个亿,1800多万元不算个事”。
“不能走大举借债发展道路”
2011年7月,石排镇原党委书记翟崇碧卸任,石排镇党委书记职务由沙田镇原党委书记陈志明接替。
给陈志明最大压力的就是财政问题,“这其中最可怕的是镇本级财政收支不平衡,使得我们很多想做、愿做的事做不了。”“再也不能走大举借债的发展道路”,今年年初,在媒体集中采访时,陈志明这样说,似乎已经透露出25年免费教育被取消的信号。
其实,石排开始推行免费教育时,外界就质疑不断,有人说“作秀”,有人说“落实难”,甚至还有人说“难持久”。
免费教育政策实施后,就有媒体就此问题向教育主管部门发问,当时,东莞市教育局副局长王任槐就表态:石排免费教育“比较新鲜,有积极意义”,但“石排模式是否值得更大范围地推广,还有待讨论。首先要考虑大范围推广财政是否能承受的问题,其次要考虑公平的问题。”
他认为:“并非所有的人都能上高中、大学,财政给能上大学的补助,没能上大学的人得不到,财政支出是否公平就会存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