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大

【广州日报】议教育公平:学生仔盼脱离一考定终身

稿件来源:广州日报2013-03-17第A05版 作者:黄茜 何瑞琪 编辑:金凤 发布日期:2013-03-18 阅读量:

此次《政府工作报告》用显著篇幅谈到“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取得的成果:过去五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累计7.79万亿元,年均增长21.58%,2012年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4%。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民族、贫困地区倾斜,教育公平取得明显进步……记者请广州的学生和家长们谈谈对教育现状的感受和对未来的期望,孩子们的心声大同小异:“不管是中考还是高考,希望可以别再一考定终生!”

编者按】

民生无小事,低调又务实的广州街坊,时刻都在关注国家的变化、民生的改善、发展的道路。2月28日起,本报开辟《街坊两会》专栏,特邀街坊“一起来‘开会’!”通过这一平台,将“草根声音”传递给代表和委员,传向全国两会。

半个月来,百余街坊通过《街坊两会》积极建言献策,就环保、教育、养老、社保、就业、医疗、税收、物价、住房保障等种种热点话题畅吐心曲;而代表和委员也发出声音与之呼应,这场前所未有的“对话”贯穿两会始终。

将国是与民生相连接,让民声与政声相呼应,这个地气十足的“草根”栏目随着此次两会的闭幕也告一段落。亲爱的街坊,下次两会,再来“开会”!

老师因材施教 作业可以选择

高考遥遥在望,课业负担很沉重。如果能进行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希望能把课堂考核、平时成绩、课外活动都纳入参考指标,改变只凭一次考试就决定上哪个大学的制度。另外,希望老师能别布置太多作业,或者布置得有点选择性,让有热情做加强训练的学生自主学习。希望老师能更因材施教。课余时间,学生可以多参与社团活动和志愿活动,走出课堂、接触社会。我也赞同老师在相关活动中,起到启发性的带头作用,帮助我们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深入思考。

——广雅中学高二学生汤君博

发展中职教育 为村娃谋出路

政府将逐渐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的政策,给我印象很深。在我的家乡,不少学生会选择在初中毕业后出外打工,他们要面临两个问题,一是年纪太小,二是并未掌握一些职业技能。此举可以让那些家庭经济贫困的孩子上得起学,同时也可以激励一些学生来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就读。此举实际上从经济上对中职教育学校学子给予了极大的帮助。对他们而言,中职教育是一个很好的平台,而且,目前高级技工就是就业中的“香饽饽”。逐渐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的政策,能让更多的人受益。

——中山大学中文系研究生王泽冰

希望广州实行12年义务教育

马上要中考了,压力很大。中考能不能改变一下呢?不要只凭一次考试的成绩就决定谁去重点中学、谁去普通中学。可以把学生平时的表现综合起来,学生可以报考各个层次的学校,学校也可以根据这个综合素质来选择学生。如果中考发挥不好就考不上好学校,就太可惜了。

我们希望广州能实行12年义务教育,把高中也纳入进来。

还有,能不能请教育局将好的师资分配到各个区、各个学校,别都挤在越秀区?现在想上好的高中,都要去“挤”市属重点中学或者越秀区的重点中学,压力真的很大!

——广东华侨中学初三学生欧钰俞、古倩、郭金宜、黄丹丹、赵可欣、陈孜怡

城郊楼盘应多建些配套学校

我退休后来到广州,跟着女儿、女婿一起生活,现在帮忙带小孙女。女儿的房子买在城市边缘地区,配套跟不上,再过一两年,孩子就要上幼儿园了。我有点发愁:小区里的幼儿园是民办的,收费要比公办的贵,又不知是否可靠。附近的公办幼儿园距离比较远,听说质量也不怎么样。就算“搞定”幼儿园,接下来上小学也是个问题。家附近的楼盘越建越多,住户也越来越多,但配套却并没有跟上。到现在为止,我们小区周边还没什么公办小学。为了小孩上学,很多住户都不得不另外再买房或者出去租房。希望政府能在城市边缘地区多建幼儿园、小学、中学,让学龄儿童和市区里的孩子一样就近读书。

——退休人士杜业清

两会好声音】

教育公平是最基本公平

高等教育,千万别把“本科”这个“本”丢掉了。要突出“育人为本”理念,高校所有的工作都要围绕育人来展开,所有的政策都要有利于巩固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所有的教职员工都要服务于学生的成长成才。

——全国人大代表、复旦大学党委书记朱之文

大学的东西中学学,中学的东西小学学,小学的东西幼儿园学,幼儿园的东西从什么地方学?胎教!

——全国政协委员、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马敏

教育公平是社会最基本公平,是造福一方的最大民生,也是中央和地方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大学党委书记关爱和

我听说最厉害的有一种“哈达卷”,像哈达一样,卷子连在一起,长达六七页,考试的时候根本没有思考的时间,就是拼命地、不停地做,搞得孩子都是考试机器。

——全国政协委员、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马敏

如果好学校都是有钱人和有权人的孩子在读,这个格局谁愿意去破坏!如果评价教育政绩不是看当地最好的学校怎么样,而是看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之间的差距大小,相关领导就会去抓教育均衡。

——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

教育公平问题是人们关注度极高的一个问题,中央提出“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我认为教育公平至少应包括三个层面,即起点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而起点公平是最大最重要的教育公平。

———江苏省副省长,民盟中央常委、江苏省委主委曹卫星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