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大

【南方日报】“蓝信封”回访河源4所中学 108名留守儿童加入“结对通信”

稿件来源:南方日报2013-02-26A10 作者:赵新星 编辑:黄爱成 发布日期:2013-02-26 阅读量:

南方日报讯 带着新年的祝福,2月21日至24日,20余名“蓝信封”留守儿童关爱组织的成员走访了河源市紫金县龙窝镇的4所中学,并与其中108名身为“留守儿童”的学生建立通信联系。此外,“蓝信封”在中山大学南校区、珠海校区以及华南师范大学的团队成员还将在近期把活动继续开展下去。

大学生和留守儿童结对通信“蓝信封”留守儿童关爱组织最初由中山大学的学生创建,旨在通过书信这一简单朴素而满含深情的载体,让优秀的大学生志愿者与广东河源以及湖南汉寿这两个“留守”现象密集地区的留守儿童一对一“结对子”,保持长期的通信联络,加强沟通和疏导,从而建立友谊和信任,给留守儿童提供“心灵的陪伴”。

“蓝信封”留守儿童关爱组织成立4年多来,从最初的中山大学南校区学生团队发展到现在囊括中山大学东、南、北、珠海四校区以及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学生在内的大学生公益组织,项目地包括广东河源紫金县、连平县以及湖南汉寿县,促成逾1500组大学生及留守儿童结对通信。

据“蓝信封”成员之一陈萌介绍,在2月21日至22日两天时间内,20余名“蓝信封”成员集中走访了河源市紫金县龙窝镇中学、琴江中学、洋头中学以及第三中学,通过情景剧表演、漫画、游戏等生动的形式向学生展示“蓝信封”的使命和愿景,吸引了4所学校超过200名七年级学生参与到活动当中,其中108名学生选择加入“结对通信”。

通信成为“心灵的陪伴”

2月23日至24日,“蓝信封”团队成员又对此前已经加入“结对通信”的近90名留守儿童进行了回访。这些孩子主要来自龙窝镇中学和琴江中学,他们与广州高校的大学生志愿者进行“结对通信”已经满一年,“蓝信封”团队希望通过回访中的培训帮助他们进入下一阶段即“自由通信”阶段。

据陈萌介绍说,在“结对通信”期间,为确保通信过程顺利,留守儿童与大学生志愿者之间的信件由“蓝信封”团队成员统一收发;通信期满一年后,如果结对双方仍然希望保持通信,则信件将不再由“蓝信封”负责传递,改由双方自由收发信件,“蓝信封”提供相关培训。

在回访过程中,“蓝信封”团队成员还对通信效果进行了评估。“缺陷主要在于通信频率太低,一般要3周多的时间才能通一封信,不过,收到信的时候,孩子们都很惊喜、很期待。”陈萌说,“我们相信这恰恰是通信这种‘古老’方式的可贵之处,它不那么速读,从而能够打开心房,让人与人成为朋友,成为‘心灵的陪伴’。”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