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准分子激光手术能让近视一族摘掉眼镜,但手术可能切断角膜神经,引起干眼等不适,一旦遭碰撞,还会引发角膜瓣移位。近日,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在华南地区率先引进新一代“全飞秒激光矫正近视眼技术”,将有可能解决这些问题。
据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激光近视眼治疗中心主任刘泉教授介绍,飞秒激光是一种超短脉冲形式,波长为1053nm的一种近红外激光。飞秒激光具有比较高的瞬时功率,可在透明组织内任意位置进行精确聚焦切割,完成微米级的精细手术,而且对切割区以外的组织影响小,故安全性相对更高。近年来它被逐渐应用到眼科领域。
刘泉介绍,全飞秒激光小切口微透镜取出术,摒弃了角膜瓣,仅在角膜上方做一个约4毫米大小的浅层切口,然后将飞秒激光切割出的拟矫度数透镜从切口处取出。
“全飞秒激光手术对医生的要求更高,但术中的精确性和术后的安全性也大大提高。”他说,飞秒激光技术实施时,眼内压升高幅度相对更小、速度更慢,对视网膜和视神经的影响更小。飞秒激光术中角膜被固定,激光与角膜‘零距离’,定位准确,术后视觉质量稳定,产生高阶像差的几率大大降低。而飞秒激光手术切口仅为原来切口的20%,角膜面的损伤减少了30%,保证了角膜的完整性,即使术中发生负压失吸的情况也可以立即重新手术,角膜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更好,同时对角膜神经损伤小,减少了干眼症发生。由于没有角膜瓣移位的风险,患者手术后眼睛不怕碰撞。
中山眼科中心主任刘奕志指出,“全飞秒”技术2011年开始在全球启用,迄今已成功治愈约2.5万名近视眼患者,其中中国有约5000例。目前该技术的适应症主要是近视和散光,手术时间只需数分钟。不过,“全飞秒”手术(双眼)费用是2.4万元,是准分子激光手术费用的两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