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创业一直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倾听青年心声、鼓励青年成长、支持青年创业”。
笔者昨日从团省委获悉,在刚刚落幕的第八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上,广东实现历史性突破:我省有26件作品进入本届“挑战杯”全国评审环节,最终6件作品斩获全国金奖,10件作品获银奖,10件作品获铜奖,取得了自1999年开赛以来的最好成绩。
“挑战杯”被称为当代大学生创新的“奥林匹克”。与以往不同,这次广东参赛团队不仅“纸上谈兵”拼创意,还“真枪实战”开公司做产品,许多项目还成功获得风险投资,如中山大学的一个网络创业团队,目前全平台开发实力属华南顶尖,其中“Windows Phone平台”实力居全国前列。
“牛项目”频出
高新技术创业获市场融资
创业计划竞赛又称商业计划竞赛,是风靡全球高校的竞赛方式。它借用风险投资的运作模式,要求参赛者提出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技术、产品或者服务,并以获得风险投资为目的,完成一份完整的创业计划。
据了解,广东参赛团队的获奖作品中,“牛人”、“牛项目”频出,多是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市场推广方案。比如,中山大学的金奖项目《南粤博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核心产品是一次性医疗器械——静脉留置通路冲管封管器,参与的大学生拥有三项护理器械专利,并立志打造一个护理器械专业品牌。华南理工大学的“聚氨脂绿色轮胎”可实现汽车在行驶过程中节油10%,且轮胎材料回收利用率高,符合节能环保的“绿色社会”发展理念。华南师范大学的“ihome智能家居系统”也很“牛”,可通过手机、网页、短信等实现对家用电器等设备的远程控制。
“这次参赛,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强调大学生创业的实战性!”省学联有关负责人介绍,许多参赛项目已经获得了风险投资,并进入了实际运营阶段,变“纸上谈兵”为“真枪实战”。中山大学马丁网络创业团队就是一例。这个由该校在校生白手起家创立的公司,专注于移动互联网游戏开发,并实际运营超过两年,目前全平台开发实力属华南顶尖,其中“Windows Phone平台”实力居全国前列。而韩山师范学院获奖项目《潮州市蓝海动漫有限公司》,2010年立项并成立创业实体,如今业务单价已从十元增至几百万元人民币。今年9月,公司更获得400万元的融资机会。
想到却难做到
资金人脉成青年创业软肋
据省教育厅统计,去年全省37.5万大学毕业生中,选择自主创业的仅有3865人,仅为1%。省学联最近对我省大学生进行的一次随机采访显示,65%以上的在校大学生有过自主创业的想法,但是真正付诸行动的只有不到15%,创业成功的大学生更是凤毛麟角。
调查显示,资金短缺和人脉稀少被大学生认为是创业的首要困难,其次是创业风险高和缺乏专业指导。
这次载誉归来的成功“挑战者”,对于创业过程也有着不同的解读。中大马丁团队的COO(首席运营官)王子认为,平台和专业指导最为关键。同一团队的CEO(首席执行官)马朔则认为,团队协作才最重要,“好的项目虽然是创业的基石,但是好的团队才是成功的先决条件。一个好的团队,无论在哪个行业,哪个领域,都能做出一番事业。”
支持青年创业
成立基金提供贷款培训支持
大学生创业最需要的是什么?怎样帮助大学生获得最关键的资金支持?
笔者采访这次获奖的多个学生团队,他们都认为,专业化的指导、协作高效的团队、潜力巨大的项目,一个都不能少,“更重要的是,要有一个能够整合以上资源的平台和机制,建立大学生创业的一站式服务和扶植机制”。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支持青年创业。团省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多年来,团省委、省学联始终努力探索服务大学生创业的有效模式。经过多年的摸索前行,我省已经建立了一套“项目培育—资金支持—赛事选拔—专业辅导—项目孵化”的工作模式,“‘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不仅是广东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风向标’,更重要的是,逐步形成了以“挑战杯”为核心的创新创业项目孵化和竞赛平台,在高校中形成了一种追求真知、拓展思维、锐意创新的校园文化氛围”。
团省委书记曾颖如表示,下一步,我省还将强化支持青年就业创业的制度保障。团省委将帮助青年建立更多的就业创业基地;同时,搭建更多创业平台,目前正在筹建广东青年创业就业联合会;此外,还将成立青年就业创业基金,为青年人提供小额贷款和培训支持。据悉,省人社厅、省财政厅已出台政策,青年创业可获小额贷款贴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