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午,广东顺德中山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国际联合研究院暨中山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联合工程学院奠基仪式在佛山市顺德区举行,中山大学校长许宁生,卡内基梅隆大学Dr.Jared L.Cohon,佛山市市长刘悦伦,顺德区区长黄喜忠共同为大楼奠基培土。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提出“以新的思维和机制推动高等教育发展上水平”的要求,广东顺德中山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国际联合研究院通过引进两所大学在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和技术人才培养上的先进经验,强强联合,不仅为国内外学生提供世界一流的工程教育,也彰显顺德对未来发展趋势的远见。
经过数年的努力,顺德终于将国内外一流的智力支持引入本地,与产业转型、城市升级相结合,黄喜忠表示,顺德将以此推进高校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之间的协作,争取率先成为国家协同创新计划的示范区。而刘悦伦也表示,昨日的奠基是佛山打造国家创新城市的前奏,研究院未来将在佛山转向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
三方共建顺德国际联合研究院,将紧密贴近广东产业需求,实施科技前沿领域探索与产业关键技术研发相结合的战略,产生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共同承接国家和省部重大技术攻关和产业化项目,建设国际科技产业化基地,引进和集聚一批高层次研究与开发创新团队,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推动区域产业从劳动密集型到技术创新型的转变,为广东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电子信息科技和产业发展做出贡献。
两所国内外一流学府选中顺德
去年11月14日,顺德区人民政府与中山大学及卡内基梅隆大学签订共同建设“广东顺德中山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国际联合研究院”合作协议,不到1年的时间,昨日研究院就在位于大良南国路的“中国南方智谷”B区奠基培土,这里即将崛起世界一流的研究生院,总面积4万平方米,配套6万平方米的孵化楼预计明年11月投入使用,同时陆续迎来280名研究生,30名从海外引进的专家教授,以及30名国内一流的研究团队。更值得期待的是,他们的加入即将改变顺德。
作为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卡大工程技术学科实力在国际上一直处于领先水平,其中计算机科学全美排名第一。而中大作为一所具有优良传统的综合性重点大学,两所一流大学为何将橄榄枝投向顺德?
据悉,卡大在美国具有非常好的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传统和基础,中大和卡大的合作,也需要活跃的市场经济和雄厚产业基础优势的地区设立联合研究院以产业对接。而顺德作为珠三角拥有众多自主品牌的产业重镇,具有很好的市场环境和产业基础,加上顺德区领导对高层次人才的渴求和高效务实的作风,最终被两所名校选中,顺德国际联合研究院应运而生。
在昨日的奠基仪式上,Dr.Jared L.Cohon校长谈到,卡大对匹兹堡市的“再造”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他举例说,匹兹堡曾经是闻名世界的钢铁之都,是旧的工业性城市,而如今匹兹堡既是科技中心、生物科学中心,更重要的是人才中心,卡大在其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也令匹兹堡成为美国经济转型的榜样。他认为,匹兹堡的案例同样可以用于以工业立区的顺德,“像顺德区政府这样的政府部门高瞻远瞩,充分意识到了以科研为支撑的理念对创造就业机会和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性,目的就是提高创新科技能力,塑造地区未来经济。”
借鉴匹兹堡经验打造“顺德硅谷”
匹兹堡从传统工业城市走上了知识经济宜居型城市,刘悦伦认为,这个经验对佛山、广东都有很大的示范作用。佛山作为以制造业为主的城市,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目前面临的问题与当年的匹兹堡类似,都存在着土地紧缺、劳动力紧缺,以及人力成本的上升等问题,匹兹堡的经验值得顺德借鉴,未来这里将聚集高端人才,与产业紧密结合、研发设计促进经济转型。
他也认为,两所一流高校落户顺德,这正是顺德区政府明智的做法,“极早地考虑到顺德产业如何走向高端的问题,一步到位直接将国内一流、国际一流的高校引进本地与产业结合,是三赢的结果。”
上世纪70年代,美国硅谷依托斯坦福大学迅速发展高技术产业,参照该模式,国际联合研究院也有望和“南方智谷”其他研究机构共同打造顺德孵化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顺德硅谷”。
根据《顺德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未来顺德将着重打造创新电子与计算机等领域高端人才培养模式,提升顺德区的自主创新能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而该研究院也将为顺德培养高层次人才创造“摇篮”,进一步引领顺德产业向高端转型。
通过国际联合研究院的研发平台和“南方智谷”的孵化器平台,将顺德的民间资本、国际联合研究院的领先技术和人才进行有效结合,重点培育电子信息、物联网软件及应用、光电显示、生物医药等与顺德产业关联度高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突破人才短板争当协同创新示范区
据悉,顺德区政府高度重视国际联合研究院项目,将项目列为“中国南方智谷”的核心启动项目。从2013年开始,将招收280名电子与计算机及相关研究专业和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及博士生和博士后研究人员入驻,完成专业课程、研究、论文和实习阶段。此外,与顺德的大型企业和高新技术等企业建立8—10个省级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自2014年起,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每年不少于80人。
人才是地区发展的关键,未来还将引入三个高水平研究与开发创新团队,从事研究开发的团队成员规模约60人,其中从海外引进的团队成员约30人。未来还将形成一批有重大国际影响的关键技术与专利,在顺德区的支持下建成一个国际科技产业基地,预计至2016年,形成超过100项关键技术与专利。
黄喜忠认为,研究院将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顺德还将进一步积极与国内知名高校开展各种形式的协同创新工作,不断提升自主创新力和竞争力,争取成为国家协同创新计划的示范区。
此外,顺德区在打造“中国南方智谷”的背景下,为突破人才短板,专门成立了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通过研究院(研究生院)、研究生培养基地、实践基地、在职研究生培养等多种形式,以联合培养研究生为纽带,高标准、高起点与国内外著名高校合作,推动高校与区域、产业和企业的协同创新,从而服务顺德的人才引进和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工作。
许宁生表示,广东顺德中山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国际联合研究院将贴近广东省的产业发展需求,引进和集聚一批高层次研究与开发创新团队,开展前沿性研究,解决现实世界中的工程问题,形成先进技术和产品,为珠三角地区工程技术产业化提升提供有力支撑,完成产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创新型的转型,为广东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保持电子信息科技及产业的领先地位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