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北校区将搬迁,原校址变成4家医院?这则消息引起各方热议。昨日,中山大学发表官方说明,称目前该校与各方就在东山口建广州健康医疗中心一事尚处于初步接触讨论阶段。北校区搬不搬为时尚早,无论方案如何,中大北校区将继续作为中大医科的总部。另外,对媒体报道的“省医考虑南扩”,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否认这个说法。
中大回应尚处于讨论阶段
昨日,中山大学向南都记者发来官方说明,并于下午6时在中大官微上发布这则说明。中大称,媒体报道了拟在东山口一带建设广州健康医疗中心一事,中山大学北校区就在这一区域,学校将与各方互动,争取发挥中山大学医科医教研和人才聚集的优势,力争使之成为中山大学医科医教研整体综合发展的良好契机。
中山大学特别强调,“学校将广泛听取师生意见,深入论证,慎重考虑,无论方案如何,中山大学北校区将继续作为中山大学医科的总部。目前中山大学与各方就在东山口一带建设广州健康医疗中心一事尚处于初步接触讨论阶段。”
说搬不搬为时尚早
北校区作为中山大学医科总部是不是就不搬了呢?昨日,一名中山大学有关人士回应,现在说搬和不搬都不准确。因为中大还没有讨论广州市提出的方案,也没有开始调研。只能说北校区作为医科总部的定性不变。“由于北校区是医科发展中心,因此学校对这个事情会慎重对待。”
据媒体报道,中山医将搬迁的消息源是中山大学副校长汪建平。昨日,南都记者多次拨打汪建平电话皆无人接听。一中大人士称,汪的言论应该是以专家的建议,而非官方的说法。
省医南扩?没此事
该媒体还报道称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说广东省人民医院考虑南扩。昨日,廖新波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称这个说法不是他说的。他还发表微博进行了澄清。广东省人民医院方面对是否南扩一事也表示并不知情。
此事一经报道引发了诸多猜测,甚至引发了传言,有人称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也会搬。昨日,中山一院有关人士回应,该院不会搬迁。
聚焦“医疗城”
新闻评论员陈扬调侃医疗城:
“有病啊?去东山囗啦!”
昨日,广州东山口的街坊最关心“东山口建医疗城”这则消息。市民田小姐致电本报认为这样很不好,会对附近的居民和市容造成负面影响。而在网上网民更是热议,反对和抗议声大于赞成声。新闻评论员陈扬发表微博调侃,“假如东山囗医疗城给他们谋成了,广州又将多一张名片:有病啊?去东山囗啦。”
陈扬认为,广州大拆大建少说也有20年了。西关已经面目全非。东川路到东山口这短短的一线总算逃过劫运留了下来。现在要建医疗城是节哀顺变还是坚决抵制?广州市民应有权选择。广州市应将社区医院的发展作为医疗事业的重点,让市民就近得到良好的医疗服务,而不是集中打造集市式的医疗城。
网友声音
焙coffeebean:这么好的校园岂不毁了!我抗议!集中这么多医院在中山二路,有必要把中山二路改成医院路吗?其他城区看病怎办?
S okit_ Lau:北校区在这里一百多年岂是说搬就能搬的?让学生如何寻找归属感?让教学工作如何安排?
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建议交通先行:
看病流+学生流,将何等壮观!
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对此事也非常关注。他表示,中山医本来就是一块沉甸甸的金漆招牌。中山医没有必要搬出去,旧城改造难道就要改造中山医?医疗城的建立必须是医疗资源整合+旧城改造+体制改革,而不是势力划分。他还专门撰写了《广东医疗城狂想曲》的博文。
“医疗城有两原则,其一,将该区域内的公立医院进行整合,但也要允许民营的医院参与;其二,是整合,而非扩张。”廖新波认为,要做医疗城,首先应做好交通的优化。他算了一笔账,仅仅看病的粗略计算每天患者流量4万人次,加上其家属等10万人次。旧城的路本就窄,不少也变成了单行道,加之东山口聚集众多名校,当看病问诊的人流与上下学的学生流以及接送的学生家长一起的时候,那场面该是有多壮观啊!没有交通的优化,就谈不上医疗城的建设,只会加重这一区域的负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