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山大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学校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与世界一流教育机构合作办学
中山大学与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合作,分别于2007年和2008年启动,在数学与理论物理两个方向开展人才培养合作。2009年12月,中山大学与法国民用核能工程师教学联盟签署协议,共建核工程学院,2010年已正式招生。
2011年11月,中山大学与广州市人民政府和卡内基梅隆大学签署协议,共建“中山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联合工程学院”。目前,正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商谈,准备在临床医学与转化医学领域共建教育和研究机构。
积极参与大型国际科技合作项目
中山大学积极参与AMS-02大型国际合作科学实验项目,实质性进入世界领先的空间技术与空间实验研究领域。
学校还积极参与广州超算中心建设,超算先导系统已正式开通。2011年11月25日,广东省政府、广州市政府、国防科技大学、中山大学签署协议,2015年底前在中山大学建成世界领先的超级计算中心。超算先导系统已建设完成,计算能力达到每秒340万亿次。
发挥才智优势服务经济社会
2011年8月13日,胡锦涛总书记视察中山大学与广州市合作的“越秀区北京街家庭服务中心”,充分肯定了这种社区服务的新模式。2011年10月13日,温家宝总理视察中山大学与广州花都区共建的研究院,对于这种大学、研究院和企业之间的深入合作机制给予了充分肯定。
建设海拔最高的大学基层党支部,服务西部经济社会发展。2006年,中山大学在西藏林芝地区建设了海拔4156米的“中山大学青藏高原特色资源科学工作站”,致力于冬虫夏草的研究工作,并设立基层党支部,当地干部群众称赞这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大学基层党支部。2010年8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同志考察了工作站,对工作站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发挥医科优势,积极开展各项医疗卫生服务。从2005年开始,中山大学组建了高水平医疗服务队,赴祖国西部边疆地区开展“健康直通车”活动。医疗队还全面参与了“5·12”抗震救灾,多次参与国家对外医疗援助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