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大

【南方都市报】张志安:东莞微博问政氛围尚需培育

稿件来源:南方都市报2012-07-30第DA05版 作者:陈奕启 杨洋 发布日期:2012-07-30 阅读量:

“不管政府怎么做,总有一部分人不信任政府。过往政府习惯听好话,现在就要容忍反对意见。这种变化将会更加常态。”———张志安

那位两个月前引发火车站名大讨论的中大副教授张志安又来东莞了。这回他没再坐错车,没吐槽,但仍然在东莞掀起一场头脑“微风暴”。上周五的松湖大讲堂上,张志安侃侃而谈《微博的信息发布和管理》,向专程而来的政企微博管理人传授应对危机之道,启发市民微博问政。他坦言,东莞微博问政不如广州开放,但是可以慢慢培养,“学者、媒体人和意见领袖可以多加引导。”

微博应“倾听被沉默的声音”

张志安是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助理、副教授,作为目前国内系统研究微博的学者,他本身就是一个微博控。演讲刚开始,他就拿20分钟前东莞网友@蝦銤霦霦@他的一张黑白照说事,并回复了网友。

“微博改变了人们的沟通方式。我通过微博,跟许多的学生、听众和网友互动。再微小的声音都能听得到。”两个多月前,张志安来东莞调研,坐动车到“东莞站”却坐到了东莞市区40公里以外的常平,一个吐槽的声音被东莞政府官方微博@莞香花开转发之后获得广泛关注,并引起民间和政府部门共同探讨火车站名的合理性问题。他把这视为东莞政务微博听取民间声音的“好苗头。”

他根据调研作出一个统计,目前30%的公共事件是通过在微博上引起关注进入大众视野的,如果政务微博能像《人民日报》评论号召的那样,“倾听那些被沉默的声音”,对于解决问题、维持稳定是非常有益的。而在平时,微博的日常维护、服务和沟通,能够给政务机构塑造良好的形象,便于在危机时刻取得民众信任发布信息。

政务微博“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说到政务微博,张志安对东莞政府的官方微博@莞香花开不吝赞美。张志安还亲自到莞香花开后台运营的办公室参观,评价这个团队非常专业,而且互动性强,不愧为全国排名前十的政务微博。“莞香花开的考核机制很先进,重质多于重量,还引入专家和媒体评分。最重要的是,将危机事件的应对作为重点考核。”

张志安的政务微博运营理念是“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政务微博平日倾听民间声音并及时反馈,最考验能力的是在危机出现的时候,及时诚恳地以真相来澄清谣言、引导舆论。

然而,与@莞香花开相对应,东莞也有不少政务微博在“睡大觉”。根据7月10日“东莞政务微博数据分析系统”发布的信息,@东莞物价、@东莞计生等和民生密切相关的部门微博日均发帖量低于0.5.

“政务微博发展不均衡,主要也跟资源投入有关。市直部门和镇街微博全覆盖,如果只是命题作文,没有相应的人力物力,也会存在客观局限。”张志安认为要宽容看待“后进”微博,要鼓励他们向信息更加开放的方向发展。

政府不能“只听得进好话”

说到市民进行微博问政的话题,现场一名大学生说:“我发现广州动不动就有微博发起抵制光亮工程的行动,或者就亚运工程重复建设问责政府的发言,但是东莞的微博上都是一片吃喝玩乐,好像微博微力量没有充分利用起来。”

张志安听了笑道:“微博问政的前提,是有比较发达的公民社会。广州本来公民意识发育比较充分,东莞也不必强求,可以慢慢来。”张志安建议,本地学者、媒体人和知名网友都可以起到引导作用,而且每个人都应该关注公共事务。

从另一方面看,张志安认为政府也该改变观念,不能“只听得进好话”。广东的政府信息开放程度颇高,“不管政府怎么做,总有一部分人不信任政府。过往政府习惯听好话,现在就要容忍反对意见。这种变化将会更加常态。”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