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大

【羊城晚报】国际护士节走进孙逸仙纪念医院大白的工作圈子

稿件来源:羊城晚报 2022-05-11 作者:张华 通讯员:林伟吟 张阳 黄睿 编辑:王冬梅 审核:夏瑛 发布日期:2022-05-13 阅读量:

肩头担负着守护弱小的责任,心上系挂着拯救生命的信念,无论华灯初上抑或夜深星阑,在医院狭长而安静的走廊上,我们总能捕捉到那一个个步履匆忙的背影。救急扶危的道路上,白衣天使们不辞辛劳,默默守候,以坚定挺拔的姿态为患者施针问药,用柔软赤忱的心肠对病人温言嘱咐。

在5月12日、第111个国际护士节来临之际,记者走近白衣天使们,了解他们工作的日常点滴,体悟他们于临床中磨砺、在创新中成长的故事。

护理技能“大比武”,打造过硬护理团队

作为一名护士,临床护理技能的培养是必不可少,因此学无止境,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几乎每年都有一场护理技能大比武。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护理部主任邱逸红向记者介绍,在2021年12月底,护理部举办了第十二届“逸仙杯”护理技能大比武,以赛促学、以赛促练,推动临床护理团队临床技能及应急反应能力的提升。

心血管内科一区陈婉芝和胡静两位护士,以规范、娴熟的操作,在临床护理操作及应急救治时的判断、实战能力,斩获一等奖。

为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水平、高效率护理队伍,医院以赛促学、以赛促练,推动临床护理团队临床技能及应急反应能力的提升。“通过技能比拼,我们的护士不断学习,从而加强护理团的临床操作水平、应急抢救能力与团队间的协作精神。”邱逸红说。

10年护理品管圈之路,让品管手法融入临床护理

目前,护理质量管理呈现科学化、专业化和精细化的趋势。如何提高护理质量管理?据记者了解,孙逸仙纪念医院一直在推动品管圈活动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

那么,什么是品管圈活动呢?邱逸红说,品管圈就是医院一线的医务人员自发的组织起来,利用PDCA的原理(Plan 是计划,Do是实施,Check是检查, Act是处理改进)及其细化的10个步骤,运用卫生统计学里的相关理论和工具,提升医院的服务流程和质量。品管圈的基本流程归结为PDCA,即发现问题,真因验证,拟定对策,持续改进和标准化。

今年4月27日,医院举行护理品管圈大赛。经激烈角逐和精彩展示,南院区急诊观察区“手护圈”获得一等奖,院本部手术室“救生圈”、呼吸内科一区“晨曦圈”及儿科五区“童乐圈”获得二等奖。

邱逸红说,医院已经走了近10年的护理品管圈之路。全体护理人通过共同的努力,运用科学管理方法及创新性思维,将品管手法继续应用于临床,提升护理工作品质,发挥品管圈活动的最大效能。

护理用具创新,结合临床应用开展护理改革

在医学技术更新日新月异的今天,不仅仅是在手术方式、药物治疗方案上改进,也体现在安全、便捷、有效的护理服务上。邱逸红认为,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新成果结合临床应用,需要护理人员拥有创新与研发的意识。

据悉,在2021年11月,医院护理部举办了第四届护理用具创新大赛,北院区手术室张春燕副主任护师、何颖琳护师的项目《快速转换接头多功能肢体承托架》及护理部向美焕副主任、北院区中心注射室区正红护士长、北院区急诊科汤永峰护师合作的项目《一种智能移动标本转运箱及其管理方法》并列获得一等奖。

据记者了解,自2018年举办第一届护理用具创新比赛以来,医院的护理队伍经过4年的努力与沉淀,目前已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的100多项,实现专利转化1项。

护理临床知识竞赛,提高护理人员的岗位胜任力

一级护理病人每日所需护理时数是多少?瘫痪病人早期的心理护理重点是什么?上臂扎止血带时,不可扎在上1/3处,原因是什么……在众多的护理知识琐碎复杂,而这些理论知识是临床护理工作开展的扎实根基。邱逸红表示,夯实基础理论,提升护理人员理论知识水平,是深入贯彻落实优质护理服务的重要途径。就在今年4月份,该院护理部还举办了以“强基础、保安全、促发展”为主题的护理临床知识竞赛。

邱逸红强调,以比赛为契机,可以全面提高理论水平与应急处置能力,促进各项规章制度指引的规范执行,全面提升护理人员岗位胜任力,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原标题:国际护士节|走进大白的工作圈子,原来你们是这样的“天使团”

原文链接:https://ycpai.ycwb.com/amucsite/template8/#/newsDetail/120643/40765397.html?isShare=true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