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岁的李阿姨平日身体硬朗基本没生过病,但近期她开始咳嗽、高烧不退、怕冷、喘不上气,病情恶化后转入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此后她依旧高烧不退,气促越来越严重,并出现了肝肾功能损害、呼吸衰竭。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生为其进行了支气管镜检查,并送检肺泡灌洗液NGS检测,最终明确她感染了鹦鹉热衣原体。
李阿姨为什么感染鹦鹉热?医生推断,她虽然没有饲养过禽鸟,但曾购买过非正规检疫的鸡鸭,增加了感染风险。
什么是鹦鹉热?
鹦鹉热衣原体简称鹦鹉热,是革兰阴性需氧细胞内寄生的微生物,主要宿主为鸟类,通过鹦鹉、鸽子、鸡、鸭等进行传播,人与人之间传播较为罕见。人类呼吸道吸入受鹦鹉热衣原体污染的气溶胶可致病。
鹦鹉热衣原体侵入人体后,潜伏期通常为7-15天,多发生于中青年人群,大多数患者有鸟类、家禽接触史,常表现为高热、畏寒、咳嗽、头痛、肌痛、烦躁和肺部浸润性病变等,甚至发绀、呼吸困难、昏迷,危及生命。
鹦鹉热的诊断主要依靠实验室检测。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是一种无需预设、无需培养、无偏好性,直接从临床标本中提取所有微生物遗传物质的总和DNA和RNA构建文库,经高通量测序和适宜的生信算法分析,快速全面鉴定所有类型微生物(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的检测技术。
专家建议:勿接触野外禽鸟和非正规检疫禽类
经过对症治疗后,李阿姨体温逐渐恢复正常,肝肾功能、血氧明显好转,现已康复出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刘晶提醒,鹦鹉热进展非常迅速,容易发展为重症肺炎,引发呼吸衰竭,死亡率高。该病非常少见,且需要特殊检查才能确诊,极容易被忽略或误诊,一旦延误诊治,后果不堪设想。市民日常生活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❶避免与野外禽鸟类亲密接触,要到正规机构购买经过检疫的禽鸟;
❷禽类饲养工作者或家中养鸟者,要加强卫生意识,饲养环境应经常消毒,禽类饲养工作者接触禽鸟时要戴上口罩和手套;
❸禽鸟出现异常症状(倦怠、懒动、食欲不佳)时,要及时送兽医诊治;
❹接触过禽鸟的市民如出现高热、畏寒、咳嗽、头痛、肌痛、呼吸困难等症状时,要警惕鹦鹉热,尽早到正规医院就诊,并告知医生相关流行病学史,以免延误治疗。
原文链接:https://wap.peopleapp.com/article/6790875/666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