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大

【健康100FUN】非凡十年 健康中国|中山一院成守珍:以生命赴使命 践行南丁格尔精神

稿件来源:【健康100FUN】2022-10-24 作者:李雅茵 编辑:王冬梅 审核:夏瑛 发布日期:2022-10-25 阅读量: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加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有效遏制重大传染性疾病传播。

十年砥砺 凝心聚力

医者仁心 不忘初心

《健康100FUN》推出特别策划

《非凡十年 健康中国》系列访谈

对话广东医学医疗界的权威专家,请他们讲述在各自领域的奋斗历程和见证的发展变化,讲述广东卫健系统为广东、全国,乃至世界卫健事业、人民福祉,贡献的广东智慧和广东力量。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她不惧生死,挺身而出,从广东到湖北,从中国到塞尔维亚,把危险留给自己、把希望带给患者,是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中当之无愧的巾帼英雄。

作为中国护理界知名专家,她多次参与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治、率先创新密闭式人工气道护理技术,踏遍戈壁高原,援疆援藏。

她是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护理学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中华护理学会呼吸护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护理学会理事长,第48届国际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成守珍。

三度请缨 临危受命 创造新冠肺炎重症护理的奇迹

“呼吸与危重症护理是我的专业,救死扶伤是我们的使命,我应该冲在前面!”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成守珍临危受命。有抗击“非典”经验的成守珍,敏锐判断:“一旦疫情扩大,就需要大批护理人员冲到最前线。”她全力以赴做好防疫准备。

2020年1月24日大年三十,她接到紧急通知,医院需立即派遣一支医疗队驰援武汉。由于准备充分,成守珍迅速确定了12名支援护士并报上自己的名字。医院领导考虑到她的年龄,决定“让年轻人先上”。

2020年1月26日大年初二,当第二次要抽调4名医疗队员奔赴武汉时,她再次报名,待命出发。2月6日晚9点,医院接到国家任务要求派遣130名医护人员。成守珍2小时内便集结了100名护士,并再次请战。

抵达武汉后,她和医疗队员在24小时内整建制接管2个普通病区,并迅速改建成符合要求的隔离病房。收满100名重症危重症患者,并在普通病房搭建了简版ICU,创造了新冠肺炎重症护理奇迹。

“当时有些病人送来病房的时候,生命的几项指标几近消失。”面对病情重、救治难度大的挑战,成守珍将坚持了20多年的“危重症患者医护联合查房”经验带到武汉,指导团队开展俯卧位通气、PiCCO监测、CRRT+血液吸附、超声下鼻肠管置入、重症护理集束化等先进技术。

“我们给患者治疗的同时,也关注到他们的心理、社会层面的因素,所以病人都很感激护理人员。”成守珍回忆起病人那句让她印象深刻的话,“虽然我看不清你们的脸,但是能感受到你们火热的心。”

来时寒冬,去时立夏。成守珍所率领的医疗队,坚守至武汉解封前一天才凯旋。驰援武汉61天,她和团队收治危重患者246名,出院及转出率超过91%,实现了“打胜仗、零感染、零意外”的目标。

万里援塞 命运与共 用实际行动践行南丁格尔精神

2020年4月,医院接到派出一名重症护理专家支援塞尔维亚的国家任务。成守珍有武汉抗疫经验,英语也十分流利。没休整完毕的她又主动请缨,作为中国援塞医疗专家组中唯一的护理专家出征塞尔维亚。

“那一年,我们和塞尔维亚的医护同行一起度过了这个国际护士节,用实际行动践行南丁格尔精神。”成守珍身处塞尔维亚,援助当地民众抗疫,每天少则数公里,多则数百公里,奔波在陌生土地上不同城市的定点救治医院。

援塞40天,在中国医疗团队的帮助下,塞尔维亚新冠肺炎危重症人数从53人降至10人以下,住院人数从2023降至470人,成为该时期欧洲新冠肺炎疫情重症率、死亡率最低的国家之一。成守珍等中国援塞抗疫专家被授予塞尔维亚军队最高级别纪念勋章。“在异国他乡看到我们的国旗冉冉升起,我感到非常激动。”成守珍感慨道。

以生命赴使命 以大爱护众生

“护士是一个很专业的职业,我们要有专业的本领,才能真正做到救死扶伤,守护健康。”对于护士这个专业,成守珍如是说。

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

1981年,19岁的成守珍踏上护理工作岗位,选择到呼吸与危重症病房。在充满挑战的专业路上,目睹生命的脆弱与坚强,受南丁格尔精神的感召,她立志倾毕生之心救死扶伤,竭毕生之力守护健康。她对工作充满热情,孜孜不倦、锐意进取,从不放弃对专业的追求,多次赴国外学习重症护理知识和技术。成守珍一次次挑战重症救护难关,1998年,她与医疗专家一起组建内科ICU。

开展首例严重肺泡蛋白沉着症行双肺泡灌洗,首例ECMO技术的…… 成守珍率先在医院开展每月一次的“ICU联合查房”,一做就是20余年,从未间断,她是重症患者的“提灯人”,解决无数疑难护理问题。“每个ICU病区有不同特点,个人经验也较局限,通过联合查房,能把ICU最成熟或者最有经验的技术、知识拿出来分享。”成守珍说。明德力行,成己达人。

2021年9月2日,成守珍获得第48届国际南丁格尔奖章,她用40年坚守“生命至上”的初心和使命,用人道挽救生命,用博爱守护健康,用奉献点燃希望,用忠贞丈量医路。她以生命赴使命,以大爱护众生,以勇气和辛劳践行、诠释和发扬南丁格尔精神。

加快培养高水平 高素质护理人才

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的《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提到,要推动护理的高质量发展。通过持续深化优质护理,创新护理的服务能力,加强护理学科建设,来提高护理的专业技术水平。

据了解,2012年起,广东省注册护士数量增长迅速,年平均增长率8.1%。截至2021年底,全省注册护士达40.2万人。省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实现优质护理服务100%全覆盖。护士培训更加规范系统,专科护理迅速发展。

“我们不仅规范化培训刚刚入职的护士,还培养毕业两年后的专业与专科护理人员,多渠道加快高水平、高素质的护理人才培养。”成守珍说。

据了解,成守珍带领团队获首批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专科护理”800万建设项目。推进“千、百、十”护理人才培养计划,目前已经发展院内专科96个,专科护理门诊15个、省级及以上培训基地57个,其中国家级16个,省级41个,中外联合培训中心1个,培养省内外专科护士万余人次。

成守珍作为护理部主任首创“临床专科护理学院”,她培育了一流的重症护理队伍,培训了危重症专科护士18800余人次,为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带去福音。她带领的护士团队先后获得“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五一巾帼标兵”。

成守珍除了日常的临床护理工作,她潜心科研,主编国家“十一五”至“十四五”重症护理系列教材及专著近20部;发表论文百余篇,其中《ICU护理安全质量评价指标的构建》获2016年度中华医学百篇优秀论文奖。

成守珍寄语广大护士:

一定要自强自立、凝心聚力,用我们的爱心和智慧,以及勤劳双手去护佑人类的健康;用我们有深度、有温度的护理,为患者提供更高质量、高水平的服务。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3MEHAFZS1bQa9MAUdGIcDQ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