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正面临三年来最复杂、最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11月8日晚上十点半,中山大学接到广州市海珠区疾控中心的支援请求,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10分钟就集结了20名公共卫生专业的大学生组成流调志愿队,投入到电话流调和信息分析工作中。
现在是晚上十一点半
这里是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虚拟仿真教室
平时用来给学生们进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课室
现在成为了临时流调中心
接到海珠区疾控中心的支援请求
由20名大学生组建的抗疫志愿服务队
需完成350人左右的流行病学调查
——记者 袁媛
喂 您好 这边是海珠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我是这边的流调人员
请问您是夏先生吗
在临时流调中心,张茂林不停拨打电话,重复着上述提问,这是他第五次参加抗疫志愿服务。一部手机、一台电脑、一根网线、一对耳机,通过线上开通vpn电话通道,每名同学成为了一名抗疫“侦察兵”。由于流调对象的行程轨迹不同,年龄、性格也各有差异,考验志愿者的沟通技巧,需要同学们将心比心。
我们所调查的一些人群他们(很多)都是一些
受到疫情影响 在家里隔离了很多天的人
他们可能会非常的烦躁
不愿意告诉你他的相关信息
需要耐心地沟通去与他们解释我们的身份
去与他们解释我们工作的意义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专业2022级硕士研究生 张茂林
他们的工作类型一个就是电话流调
第二个就是一些信息处理
他们通过打电话流调的时候
把(信息)梳理出来 然后再进行分析
看他们共同的点在哪里
然后追根溯源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党委副书记 王燕芳
抗疫志愿服务队队长王胜浩曾6次参加广州市抗疫志愿服务,他和多名有经验的同学编写了一份《抗疫志愿服务队技术指南》,帮助学生志愿者快速掌握流调技术。
作为公共卫生学院来说
主要是培养能够解决重大疫情防控的
高水平公共卫生人才
在疫情场景下
同学们参与疫情流调的防控工作
使得他们将自己所学的知识
用于疫情防控的工作
在实践中锻炼自己
提升自己的学习力 思想力和行动力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 夏敏
原标题:广东:高校教室“变身”临时流调中心 大学生成为抗疫“侦察兵”
原文链接:https://m.itouchtv.cn/article/15b20d75c96ebf1a498e46b976d1b177?shareId=3TqgGeXB
更多报道:
【广东卫视】晚间新闻:高校教室“变身”临时流调中心 大学生“变身”流调员
https://m.itouchtv.cn/program/11724/10/666410?shareId=uc3V6kX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