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上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12周年院庆到来之际,医院举行门急诊检验室、医学影像中心三区、核医学科三区启用揭牌仪式。
中山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山一院院长肖海鹏介绍,这三个区域启动后将进一步促进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水平大幅度、高质量提升,满足老百姓就医需求,助力国家医学中心建设,患者能直接感受到的变化之一是检查候诊时间进一步大幅缩短。
新增247㎡,门急诊检验实验室华丽变身
门急诊检验室新增大厅面积247平方米,建筑总面积达到760平方米,大大改善了患者的就医环境,同时智能化检测流水线大大提升了门急诊样本检测的质量和效率。门急诊检验室检测项目包括24小时急诊检验、三大常规、凝血、骨髓片、流式细胞分析、FISH分析等多项高新技术。
改造后门急诊检验室在流程上优化缩短报告时间。标本前处理流水线对血液样本进行自动接收、离心、分拣,极大缩短了标本检验前周转时间和检验报告出具时间,同时提升了标本检验前的质量控制;对胸痛中心、脑卒中中心等绿色通道标本,门急诊检验室实现了专人前处理、专人检测。检验流程的优化为急诊患者提供了更加快速准确的专业服务。
此外,门急诊检验室引进了生化分析流水线、血细胞分析流水线、尿液分析流水线、凝血分析流水线、人工智能阅片系统等现代化、智能化检验设施,实现了标本自动感应、自动扫描、自动检测,检验信息双向通讯、检验报告电子化,极大提高了门急诊检验的工作效率、检验质量和服务能力,报告出具的时间也进一步缩短。
业界最先进的CT、“生命感知MRI”投入使用
中山一院医学影像科是华南地区唯一入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的影像学科。此次启用的医学影像中心三区引进了西门子最新一代的超高端双源Force CT, 还装配了两台高端3.0 T MRI设备Vida 和Spectra。这3台设备均为全球领航的高精产品,其中超高端双源达尔文Force CT是迄今为止业界最先进的CT设备,它的扫描速度全球最快,配置独特的能谱成像系统,有利于解决各类复杂的成像难题。
Vida 3T MR称为“生命感知MRI”,配置了业界首个生命矩阵系统,打破传统MRI需要“患者配合设备”的束缚,实现“设备配合患者”的全新扫描理念,为患者提供更舒适、更精准的扫描。该设备采用了人体全智能极速扫描平台,即通过人工智能辅助对受检者的身体解剖结构进行自动识别,实现更简捷的扫描流程,压缩感知能实现40倍加速成像,同时多层平台可实现无损加速高清成像。
引入国产PET/MR高端设备,影像检查进入分子影像诊断时代
11月10日,与影像中心三区一同启用的还有核医学科三区,核医学科三区建设面积近1000平方米,配备了最新高端分子影像设备PET/MR和SPECT/CT各一台,标准病房4间,床位10张。
PET即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MR即磁共振成像,一体化PET/MR就是把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仪(PET)与磁共振成像系统(MR)有机整合到一起。将PET多种显像剂分子影像与MR多参数功能成像融为一体的PET/MR,是目前在细胞分子水平上进行人体功能代谢显像最先进的医学影像技术,被誉为分子影像领域“皇冠上的明珠”。它同时具备PET和MRI的检查功能,实施一体化同时采集,达到最大意义上的优势互补,在软组织分辨率、多模态成像、多参数定量等方面相比PET/CT更有优势。更为重要的是,PET/MR可以用于全身检查,而且辐射剂量远小于PET/CT,更适合用于儿童患者及高危人群的肿瘤筛查。
PET/MR在肿瘤、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疾病诊治中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对神经肿瘤、乳腺癌、腹盆腔肿瘤、骨和软组织肿瘤、儿科肿瘤的诊断、疗效评价和预后判断更加精准;对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癫痫等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具有明显优势;PET与MR互补可以精确地判断心肌活性、心室结构与功能、心脏动脉硬化的程度与心肌纤维化程度等,提高心血管疾病诊断准确性。另外,由于PET/MR灵敏度高、准确性好,对于微小病灶、隐匿性病灶、形态特征不明显的病灶具有显著优势,有望成为肿瘤筛查的重要手段。
原标题:中山一院再添医疗重器,将大幅缩短检查等候时间
原文链接:https://ycpai.ycwb.com/amucsite/template11/#/newsDetail/120643/41162324.html?isShare=true
更多报道:
【南方都市报】将影像检查等候时间压缩到3天内,中山一院三大平台启用
https://m.mp.oeeee.com/a/BAAFRD000020221110738021.html?layer=2&share=chat&isndappinstalled=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