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大

【广州日报】孙逸仙纪念医院在管控区守护血透患者“生命线”

中大孙逸仙纪念医院医疗队保障尿毒症患者治疗侧记

稿件来源:广州日报 2022-11-14 作者:任珊珊 通讯员:刘文琴、朱清华、陈文雨 编辑:王冬梅 审核:满意 发布日期:2022-11-14 阅读量:

“今晚,有4位患者需要做血液透析,麻烦贵院尽快安排!” 11月11日下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肾内科教职工党支部宣传委员、血透支援队长杨荟医生接到海珠区卫健局的紧急来电。

“请您放心,我们保证完成任务!”杨荟放下电话,立即着手安排。

血液透析,是尿毒症患者的“人工肾”,一旦出现延误治疗,极易出现高钾、心衰等危及患者生命的并发症。

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获悉,从11月11日下午起,按照广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统一安排,肾内科、重症医学科、心血管外科的2名医生、6名护士组成一支“血透支援队”,携带5台便携式血透仪和一批防疫物资,第一时间进驻“核心密接”血透患者定点医院——海珠区龙凤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连夜保障身处管控区域需要做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如期完成治疗。

晚保障4名患者做血透

进驻当晚,队员们克服重重困难,迅速适应海珠区管控期间的“特殊”治疗条件,连夜为4名患者开展血透治疗。从防疫筛查、病情评估到上机、透中观察、更换置换液等一系列操作,他们直到次日凌晨5点才结束工作。

随后,队员们抓紧进行环境消杀、清点物资、准备器材,为接下来的“战疫”做足准备!

“感谢你们呀,因为你们在,我这心才定下来!”做完血透治疗的郑阿婆感动地说。

实施“一人一策”,精准守护血透患者“生命线”

11月12日,血透队的医护人员因地制宜,开始实行弹性排班,同时与海珠区卫生健康局、龙凤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保持紧密沟通,对次日透析患者居住地管控情况进行摸底,以高效安排治疗。

考虑到血透患者都是来自管控社区,身体比较虚弱、免疫力相对较低,大多以老年人为主,医护人员针对每一位血透患者的病情特点,精准实施“一人一策”。

“一年52周,每周2-3次,每次上机4小时是血透患者的日常生活。”杨荟队长表示,“我们的任务,就是让管控区内的更多血透患者得到及时透析治疗!”

一台台血透机,一根根透析器,在医护人员的精准操控下,顺利守护着尿毒症患者的“生命线”。截止到11月13日晚24时,血透支援队已帮助15位患者顺利开展透析治疗,总治疗时长60小时,得到患者及家属的一致好评。

原标题:8人小队进驻管控区,守护血透患者“生命线”

https://www.gzdaily.cn/amucsite/pad/index.html?id=1941206&site4=&columnID=0#/detail/1941206?site4&columnID=0

更多报道:

【南方日报】穗封控区血透支援队已为15名患者透析

https://epaper.southcn.com/nfdaily/html/202211/15/content_10041334.html

【南方都市报】8名医生护士组队进驻海珠管控社区做透析

http://epaper.oeeee.com/epaper/A/html/2022-11/15/content_27158.htm#article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