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龄宝宝潼潼(化名)是琶洲方舱最小的“舱友”,跟2岁的姐姐瑶瑶(化名)随妈妈一起住进D20号方舱。11月15日晚,还在吃奶的潼潼收到一份特别的“爱心快递”——一个粉蓝色的小号浴盆。
“小宝宝每天都要洗白白,没有盆不行!”从驻守D20号方舱的中山一院护士巡诊发现妈妈没有给宝宝带盆起,到方舱医疗队各岗位接力将澡盆送到潼潼床边止,花了不到24小时。
二孩妈妈连续两日收到“爱心快递”
据中山一院心内一科护士长王超介绍,方舱医院当班护士日常巡诊约2小时一次,一次约半小时,期间要将自己分管的约100张床位巡视一遍。遇到舱友求助的话,则记在“巡诊记录本”上,尽快响应。
11月14日下午,巡诊到潼潼妈妈的床边时,王超护士长听说她没有澡盆给宝宝洗澡,便记录下来,马上将情况上报到中山一院支援方舱物资保障信息群。第二天上午,医院集中采购物品,下午这个小号澡盆就随物资车辆送到了方舱。
“幸好有你们帮忙!”潼潼妈妈替宝宝收到这份“爱心快递”时非常感谢。这位妈妈带着两个孩子住进方舱。一个宝宝需要母乳喂养,一个2岁,正处于活泼好动的阶段,她一个人经常忙不过来,因此一直受到医务人员的特别关注。
此前一天,因没带足纸尿裤,潼潼的姐姐也收到了值班的护士姐姐罗丹专程送来的“爱心快递”,解了妈妈的燃眉之急。
发放“抗疫包” 不跳“广场舞”
广州日报记者获悉,在方舱里,老幼孕婴残人士受到医务人员的特别关注。尤其是D20方舱,收住有全方舱年纪最大的96岁阿婆,也有全方舱年纪最小的2月龄宝宝,在医疗保障之外,医务人员也尽力为其生活需求提供援助。
除了重点关注人群外,每一位“舱友”可以领取包括洗漱用品、纸巾、拖鞋等十几种物品的“物资包”。此外,中山一院还为舱友们发放了“抗疫包”,里面有莲花清瘟口服液,还有中山一院写给新冠病毒感染者的一封信,鼓励他们积极抗疫,早日康复出舱。
据医务人员介绍,为避免人员聚集,D20方舱目前没有组织广场舞等集体活动,但通过倡导舱友进行分散的健身操锻炼、利用场地打乒乓球等方式,倡导舱友们多运动,增强免疫力。
原标题:24小时送达!琶洲方舱最小“舱友”收到“爱心快递”
更多报道:
【南方都市报】方舱故事|启动第一天,就收治了不少的儿童、老年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