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爷,做核酸检测时不需要喊‘啊’……”11月21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支援方舱医院医疗队为全舱患者进行核酸采样,舱内各项工作正在井然有序地开展,359名医护人员坚守“疫”线,尽全力让感染者尽快康复。据悉,逸仙方舱医院现已累计收治2525患者。
分秒必争,病患至上
“疫”呼百应,11月15日晚上21点,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359名医护人员星夜启程,驰援位于琶洲保利世贸中心二号馆的方舱医院。
11月16日上午,姚和瑞副院长带队接收刚刚改装好的方舱医院,随后正式进驻方舱医院现场指挥部,迅速与方舱指挥部各个工作条块完成对接,包括综合协调组、医疗组、出入院转运调度组、后勤保障组、核阳转运专班等,建立了科学、实时、有效的对口联络机制。同时,健全方舱内外沟通机制,建立医疗、护理、信息、后勤等专项沟通群,切实提高了信息传递效率;借助信息化平台搭建监控指挥系统、医院运营分析与决策支持系统,实时监控指导方舱内各条块工作,信息化助力医院管理,提高方舱运转效率。
与此同时,医疗队员们在酒店内就地开展防护知识培训和考核,考核合格后才能进舱工作。部分医疗队员、后勤保障队员们在临时党总支的动员和鼓励下,积极投入到方舱医院的设备搬运、环境改造、网络搭建,个个汗流浃背,但无人叫苦喊累。
11月16日,正好距离接收方舱医院12小时,2500张病床的床上用品整理完毕,基础医疗设备、基本药物成功转移至舱内,成功对接医院网络系统并打通舱内外网络连接,四个病区的医护工作台布置完成。随后,方舱医院正式接收第一位患者!
11月18日凌晨,在开舱24小时完成了全部2500床位的收治,转入常规的医疗救治工作。
党旗红引领医护白,筑牢战斗堡垒
11月20日晚上20:20,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方舱医疗队临时党总支会议扩大会议召开,方舱医疗队临时党总支书记姚和瑞主持会议,医院党委书记古小红通过网络连线方式参加会议,临时党总支委员及第一党支部、第二党支部成员等线上参会。
古小红向全体队员致以亲切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并转达院长宋尔卫院士对前线队员的关心。她希望全体队员继续保持饱满的精神,坚持不懈、攻坚克难,在履行工作职责的同时要做好自身防护,继续保持抗疫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贡献;她勉励全体队员,医院是前线队员最坚强的后盾,将在人员、物资等方面尽最大努力为前线提供保障。
“感谢书记及院长的关心,我们将坚定必胜的信心,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继续发扬不怕苦、不怕难的精神,坚守一线,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全力守护群众生命健康,用实际行动筑牢疫情防控防线。”姚和瑞表示,2500张床位分布在A、B、C、D四个病区,在此组织架构基础上,各工作条块有组织、有沟通、有协调,医疗、护理、院感、后勤等均已制定详尽预案和流程,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整个方舱医院正高效有序地运转。
设立“文化长廊”“漫画长廊”,多措并举暖人心
医院党委、团委主动谋划,将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院史、专家科普、新冠知识问答等做成海报和二维码供患者观看,并可以扫二维码在手机上阅读,同时还在方舱医院设立图文并茂的“文化长廊”。不少患者在休闲时驻足“文化长廊”阅览,成为一道温馨靓丽的风景。据悉,该“文化长廊”能让患者了解中国西医和西医教育发展史以及高水平医院的雄厚医疗实力,进一步坚定患者战“疫”必胜的信心!
“与其埋怨,不如埋了怨”“给时间一点时间,让过去过去,让开始开始”。11月18日,方舱医院的走廊上贴上一幅幅色彩鲜明、轻松活泼的小林漫画,配着或幽默俏皮或富有哲理的文字,吸引过往患者驻足观赏。停步画前,柔软的笔触绘出浓浓暖意,这一“漫画长廊”如同冬日暖阳,有一股强大的治愈力量,是方舱医院全体队员对患者的“特殊礼物”,帮助患者舒缓情绪,为抗击新冠疫情注入逸仙精神力量。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1周时间,359名“大白”闻令而动,向“疫”而行,冲锋在前,充分发挥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将方舱医院打造成为一个温暖的“大家庭”……未来,方舱医院全体成员将众志成城,戮力齐心,筑牢织密疫情防护网,全力以赴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原文链接:https://wap.peopleapp.com/article/6929511/6790580
更多报道:
【广州日报】暖心涨知识!方舱里建起“漫画长廊”“医疗文化长廊”
【广东卫生在线】战疫日常 | 在方舱医院,他们开起“直播”当主播
https://mp.weixin.qq.com/s/UDeWKW1dlfuCkdRGf9ZnDw
【广东珠江】珠江新闻:身心同治 广州方舱首批患者陆续出舱
https://m.itouchtv.cn/program/374/10/671202?shareId=Oj9aZ4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