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媒体中大

【羊城晚报】在孙逸仙纪念医院支援的方舱里, “志愿红”自发“老带新”!

稿件来源:羊城晚报 2022-11-29 作者:张华 通讯员:黄睿、艾亮 编辑:王冬梅 审核:满意 发布日期:2022-11-30 阅读量:118

“我会剪头发。”

“我们夫妻能帮忙搞清洁。”

“我来分发物资!”

……

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支援琶洲方舱医院病区内,“舱友们就地上岗、当起了志愿者,清理场馆卫生、为群众解决困难、协助医护开展工作……“志愿红”与“大白们”在方舱内通力合作。

方舱里的志愿“理发师”

“护士,我们想剪头发。”护士台前,几位舱友提出,头发太长有些难受。

“这个我会,我可以来!”40岁的舱友阿广闻讯而来,他的随身行李中正好带了一个便携式的电动剪发器。塑料凳子一放,收纳袋一围,一场“特别”的义剪活动就这么在方舱内开始了。

给几位舱友们理发后,阿广向护理团队提出,“如果需要的话,我一天可以给30个人剪头发。”阿广说,这是他在方舱度过的第10天,“也许很快就可以出舱了,但我还是想尽量为大家做点事情,我们现在要团结起来共渡难关。”

最佳“夫妻档”,从早到晚忙不停

“不只是阿广,还有很多人也很给力!”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支援琶洲方舱医院医疗队梁群英主管护师介绍,在病区,医护团队动员和组织健康状况良好的舱友们组建了一支志愿者队伍,“他们特别主动,从早到晚不停忙活,没有他们,就没有方舱内的秩序井然。”

小舟和妻子佳佳一同来到方舱医院,隔离期间,双双报名参加了志愿队,每天承担病区内清洁打扫、协助分餐等工作。

“她干活一点都不会嫌弃干活脏和累,把一切都收拾得整整齐齐才走的。”梁群英回忆道。如今佳佳已经顺利出舱,丈夫小舟仍在舱内进行医学观察,“她的先生也很积极地参加到志愿行动中来,这对夫妻让我看到了年轻一代的力量!”

志愿者“老带新”,让队伍变强大

“护长,我很快就出舱了,我选了个‘接班人’,我今天带着她干一天。”令医护团队特别感动的是,志愿队伍成立时间虽短,但志愿者们已经自发相互接力,传承着这股团结的力量。

悠悠在进舱的第一天就得知了志愿队的工作,并主动跟志愿者报名加入,“我自己没有觉得有什么不舒服,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帮助‘大白’干点活。”悠悠笑着说。

勤快、麻利的悠悠受到了大家的喜爱,在志愿者队伍负责人快要出舱的时候,负责人向护理团队提出,“带着她干一天,之后统筹任务等工作就交给她了”。

护理团队说,初期,组建志愿者队伍的工作进展较慢,但他们逐渐发现,志愿者们常常会拉着临床的舱友一起加入志愿活动,久而久之,这支队伍越来越强大。

“大白”身旁有一群“志愿红”

“现在,舱内已有超过80位舱友加入志愿者队伍。”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援方舱医院医疗队第一党支部委员、医院团委委员艾亮医生介绍。为了充分调动志愿队伍的积极性,援方舱医院医疗队第二党支部书记、团委书记陈煜阳,医疗队队员、团委艾亮,雷瑞霖等带领青年力量积极参与志愿者组织工作,发布招募志愿者海报、给志愿者们颁发了感谢证书,表达了医院的感谢,见证这段特别的日子。此外,还设立了逸仙方舱志愿者风采墙,用“晒照片”的形式留下大家齐心协力的战疫瞬间。

在志愿者团队的帮助下,医院还将院史、专家科普、新冠知识问答等做成海报和二维码供患者观看,并在方舱医院设立图文并茂的“文化长廊”“漫画长廊”,开放读书角,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注入精神力量。

原标题:方舱里,这群“志愿红”自发“老带新”!

原文链接:https://ycpai.ycwb.com/amucsite/template11/#/newsDetail/120643/41203466.html?isShare=true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