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由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和中山大学联合主办,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马克思主义研究》编辑部和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思想道德与法治研究所、形势与政策研究所共同协办的“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2022年年会”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飞跃的哲学贡献”学术研讨会以线上会议方式成功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东北大学、山东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中山大学与华南师范大学等国内科研出版机构与高校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深刻把握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回答世界之问、时代之问、中国之问”“坚持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飞跃”等重大问题展开深入研讨和交流。线上参会规模逾600人。
中山大学党委副书记余敏斌教授和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会长侯惠勤教授出席研讨会并致开幕辞。开幕式由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副会长赵剑英主持。
中山大学党委副书记余敏斌教授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实践表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也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新时代各个历史时期认真学习、深刻把握并积极运用,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重要法宝。当前,我们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飞跃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研讨,不仅是学习研究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决策部署的实际举措,同时对于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文化安全与意识形态建设研究中心主任侯惠勤教授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了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深刻改变和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只有深入研究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才能真正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归根到底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才能真正领悟二十大“两个确立”和“三个务必”的重大意义;才能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握历史主动;才能悟透中国式现代化及其所开创的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科学内涵和世界意义。
此次研讨会以主旨报告、主题报告和主题论坛等形式展开。
主旨报告环节,由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常务理事、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林进平教授主持,侯惠勤教授做题为“辩证思维的飞跃”的主旨报告。
主题报告分三个时段展开,分别由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副秘书长、《马克思主义研究》编辑部主任李建国研究员、《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副主编张楠编审以及《马克思主义研究》编辑部副主任张建刚研究员主持。
在主题报告第一时段,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党委书记辛向阳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党委书记兼社长赵剑英研究员、清华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院长艾四林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党委书记金民卿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姜迎春教授、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仰海峰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所长冯颜利研究员、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袁银传教授、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社长杨生平教授围绕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六个坚持”、中国式现代化以及党的理论创新等议题发表精彩发言。
在主题报告第二时段,陕西师范大学副校长任晓伟教授、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田鹏颖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岩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学院侯衍社教授、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郭丽双教授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和根本保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意识形态建设、全过程人民民主等议题发言。
在主题报告第三时段,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颜晓峰教授、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士海教授、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志丹教授、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董慧教授、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杨金洲教授、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林进平教授围绕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中国化时代化、党的理论创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中国式现代化、马克思主义整体性以及“两个结合”等议题发表精彩发言。
主题论坛在四个平行分会场同时展开,与会学者围绕各分论坛主题展开多角度研讨。其所关注的问题兼具宏观和微观,既包含理论思考,也不乏现实关照。
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高惠珠教授、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钟明华教授、东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治东教授、宁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李包庚教授、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关锋教授、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金伟教授、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任鹏教授从中国道路、“第二个结合”、中国式现代化、共同富裕、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全过程人民民主以及问题导向的方法论等不同方面探讨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原创性贡献。
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卓红教授、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胡海波教授、南京审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赵欢春教授、厦门大学哲学系林育川教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马克思主义学院韩美群教授、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王洪树教授、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辉教授等围绕“中国共产党与历史唯物主义”主题展开探讨。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杨军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张晓萌教授、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暨哲学系谭群玉教授、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庄文城教授、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于春玲教授、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哲学部主任周峰教授、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罗嗣亮教授围绕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与引领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历史主动、理论创新、话语建构等议题展开探讨。
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朱大鹏副教授、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慧鹏副教授、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刘伟兵讲师、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郭胜、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李永恒、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王艺腾、爱丁堡大学社会与政治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王志威围绕马克思主义文明观、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意识形态具象化等议题展开研讨。
随后,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张浩教授主持主题论坛汇报发言。主题论坛各分会场主持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编辑部主任蒋旭东编审、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沈成飞教授、《学术研究》副主编罗苹、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助理方珏副教授,分别就论坛主旨、开展情况、讨论要点等内容做汇报。
闭幕式由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陈有志主持,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常务理事、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林进平教授做总结。
原标题: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2022年年会成功举行
原文链接:https://app.gmdaily.cn/as/opened/n/3da7ed70df8a4ec0a1cb85d244a386f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