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首次召开的全球性招商大会对广东和大湾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有何重大意义?本次全球招商大会又将如何与广东的“五外联动”组合拳紧密融合,最终实现以高水平的外资推进大湾区高水平开放?中山大学区域开放与合作研究院院长、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教授毛艳华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分享了精彩的观点。
展示经济全面发力强信号
“过去三年,我们经历了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世界变局加快演变等巨大挑战,经济社会等发展也面临巨大压力。这次粤港澳大湾区首次召开的全球性招商大会是一个释放经济发展全面加速重启的强大信号。”毛艳华认为,一直以来粤港澳大湾区经济非常活跃,与全球经贸投资关系密切,这次招商大会及时地给予全球投资者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信心。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报告强调,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
对于全球投资者来说,他们最想知道: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以及横琴、前海和南沙等重大合作平台建设蕴含的改革利好、开放利好、发展利好都有哪些?粤港澳三地将有何新作为、新措施,为投资者提供了哪些新机遇?
“粤港澳三地主要领导会通过招商大会来讲解发展的新优势,来宣传新机遇。我觉得这是很重要的一点。”对此,毛艳华表示,对于粤港澳大湾区来说,如何更好地去实现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全面高水平对外开放就是关键一环。本次招商大会正是全面推动这一举措,为全球投资者提供发展新机遇,也是粤港澳携手用好三地规则联通、融通和贯通成果,统筹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打造全球高端要素资源集聚地的重要探索。
“粤港澳大湾区要打造成为国际一流湾区和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是重要的支撑。粤港澳三地携手向全球跨国公司推介大湾区的独特优势和综合优势,这样的投资促进活动也是非常有效的。”毛艳华表示。
注入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活力
12月初,中共广东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提出,要优化对外开放布局,打好外贸、外资、外包、外经、外智“五外联动”组合拳,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为现代化建设释放充沛活力、注入强劲动力。广东在实现“五外联动”中有何优势,本次招商大会又将为“五外联动”提供何种助力?
“改革开放40多年来,广东一直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是对外贸易交流的一个重要平台,在代表国家参与全球合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国家对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定位、支持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以及先后出台横琴、前海和南沙等重大合作平台的建设方案就可以看到,广东在国家实施高水平对外开放当中仍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和地位。”毛艳华认为,广东提出的“五外联动”是一种建设更高水平开放新经济新体制的思路,从外贸、外资、外包、外经、外智各个方面同时入手,也是实施全方位的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具体举措。
“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招商大会在年底举办,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时机。”毛艳华表示,从外经外贸发展的规律分析,靠近年底以及跨新年的前后,往往是外贸订单比较活跃的时期,也是跨国公司谋划布局的时点。对于跨国公司来说,经历三年的疫情,它们也非常需要在全球寻找发展沃土,优先考虑更好营商环境、更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的投资目的地。
广东毫无疑问是跨国公司投资的首选地。广东加强更高水平的外资合作,可以形成共赢,有利于推动广东产业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本次招商大会已有1000多名企业代表报名参会。其中有数百家来自十几个国家及地区,包括很多世界500强企业,如埃克森美孚、巴斯夫、强生、西门子能源、亚马逊、松下、沃尔玛、宝洁等。毛艳华表示,能够与更多的高水平外资对接合作,将更好地加强广东与全球经济的联系,以及跟发达国家市场的联系。
“刚刚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坚持系统观念、守正创新,更好统筹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广东是经济大省和制造业大省,省委全会提出制造业当家。我们需要一流的外资,需要高水平外资来实现共赢,尽快补上产业链供应链短板弱项,使广东的产业在价值链、技术链上不断升级。‘五外联动’能够进一步扩大国际循环的规模和优化结构,为国内大循环提供新的活力,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实现高质量发展。”毛艳华这样总结。
原标题:粤港澳携手同心,与全球投资者共享发展新机遇
原文链接:https://ep.ycwb.com/epaper/ycwb/html/2022-12/21/content_4_5441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