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连樟经验”研究工作室揭牌仪式在连樟村党群服务中心举行,工作室将依托中山大学中国区域协调发展与乡村建设研究院的专业优势,以中国“连樟经验”为研究圆点,打造一个集研究、实践、培训于一体的乡村实践基地和智库。清远市副市长苏锦丹、英德市副市长江先涛出席活动。
活动中,苏锦丹与中山大学中国区域协调发展与乡村建设研究院院长李郇共同为中国“连樟经验”研究工作室揭牌。
“连樟村在全国具有典型意义,代表了国家对广东省乡村振兴的要求。通过多年实践,连樟村形成了中国‘连樟经验’,研究院将结合自身优势,对‘连樟经验’进行高站位的提炼与深入研究,并在后续工作中持续加以丰富与充实。”李郇介绍,工作室取名为中国“连樟经验”工作室,是希望把连樟村的经验在全国得到推广,也希望能够建立起一个试验、教学、研究还有推广的平台,把连樟经验不断推广扩大。
江先涛表示,中国“连樟经验”研究工作室的揭牌成立,必将对英德连樟样板区加快改革试验,为英德乃至全省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破解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难题,共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可以提供强大的组织保障、智力支撑和技术支撑。
据了解,中山大学中国区域协调发展与乡村建设研究院是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中山大学共同发起成立的省部级跨学科研究机构,研究院针对区域协调发展与乡村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开展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应用性研究咨询,致力于打造为区域协调发展和乡村振兴领域的国家级高端智库。团队成员专业背景包括有城乡规划、人文地理学、城市地理学、建筑学、遥感、GIS、社会学、统计学等多学科,将为项目研究工作提供丰富的视角、方法和工具。
当天,来自清远、英德、连樟村及研究院的领导嘉宾还就如何推动下一步工作展开座谈。英德要求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连樟经验”工作室的各项工作,加强沟通协调;中山大学中国区域协调发展与乡村建设研究院要积极发挥自身优势,根据连樟村在产业发展、农村事务、乡村振兴等方面存在的实际情况,不断对“连樟经验”进行探索、提炼、总结,并形成可复制的经验进行推广,为无形的“连樟经验”提供有形的“发展案例”。
原文链接:https://epaper.southcn.com/nfdaily/html/202303/17/content_10054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