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中山大学发布2023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下称“招生简章”),今年中大强基计划共设10个招生专业,面向29个省份(自治区、直辖市)招生。4月9日至30日考生可登录中大强基计划报名平台完成网上预报名。
招生简章提出,今年中大强基计划招生专业包括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历史学、哲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生态学、基础医学、理论与应用力学。
招生省份(自治区、直辖市)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和宁夏。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以中大强基计划报名系统公布信息为准。
4月9日至30日考生可登录中大强基计划报名平台完成网上预报名。根据各省专业计划安排,考生可填报1个专业志愿。
考生参加统一高考。随后,报名考生于6月10日至20日期间登录报名平台进行报考确认并签订承诺书。对于确认参加中大考核又无故放弃的考生,将通报生源省份考试招生机构并如实记入诚信档案。
6月26日前,中大依据确认报考考生高考成绩(不含任何政策加分),在已确认报考的学生中,按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数的6倍确定各省入围考核考生名单(末位同分考生同时入围),并公示入围标准。
考生高考成绩(不含任何政策加分)须达到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第一批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对于合并本科批次的省份,参照该省份确定的部分特殊类型相应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执行。
6月30日,中大将进行笔试、面试和体质测试。考生综合成绩由高考成绩和中大考核成绩组成。其中,高考成绩(不含任何政策加分)折算成百分制占85%,中大考核成绩占15%(其中笔试成绩占30%,面试成绩占70%)。
中大将根据考生填报专业志愿和在相关省份强基计划的招生专业和名额,按照“分数(综合成绩)优先”的原则确定强基计划预录取名单。综合成绩相同时,依次按照中大考核成绩、高考成绩(不含任何政策加分)、高考成绩排位排序。
7月5日前,中大将公布录取名单并公示录取标准。被正式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生源所在省(区、市)后续高考志愿录取;未被录取的考生可正常参加生源所在省(区、市)后续各批次高考志愿录取。
中大专门制定强基计划本科、硕士、博士有效衔接的培养方案,实行本硕博衔接培养。本科阶段夯实基础学科能力素养,硕博阶段既可在本学科深造,也可进行学科交叉培养。
原文链接:https://epaper.southcn.com/nfdaily/html/202304/11/content_10057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