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闻网广州12月15日电(通讯员张嘉斌)12月11-12日,中山大学2022年秋季工作会议在珠海校区召开,主题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强本科人才培养工作”。校长高松院士作大会主题报告,学校党委书记陈春声教授主持会议。根据会议安排,附属第五医院院长单鸿、党委书记苗伟在主会场参会,医院其他领导班子成员、相关科室负责人及师生代表在医院分会场参会。
附属第五医院分会场
校长高松院士作了题为“以学生成长为中心,以通专融合为路径,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的大会报告,提出要学深悟透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主旨要义、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切实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落细落实到学校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并通过旁征博引,全面阐释了如何激发学校活力和动力,如何推行十六字人才培养理念,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附属第五医院分会场
与会人员纷纷表示,高松校长的报告思想深刻,内容丰富,凝聚共识,催人奋进,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附属医院指明了方向。附属第五医院将继续与大学的发展保持同心同向,同步同行,不断提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能力,不断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努力培养更多全面发展,具有强大学习力、思想力、行动力和创造力的能够引领未来的医学人才,为大学“双一流”建设贡献力量。
深入学习报告精神后,与会干部职工围绕大会主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肖非 附属第五医院副院长、中山大学医学院传染病教研室主任:
高松校长的主题报告让我深受教育、备受启发。针对如何激发学校发展活力和动力,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高校长提出了“三个全过程”,即将通识教育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将育人元素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将创新能力培养融入学生学习全过程。接下来,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学校秋季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学生成长为中心”,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努力培养更多复合型、创造性、能够引领未来的医学人才。
汤育新 附属第五医院外科学教研室教师、教育处处长、外科副主任:
高松校长的报告从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入手,全面阐述和解读了下一步学校在本科人才培养的工作思路和发展路径。作为医院负责培养医学生的职能部门,教育处深感使命在肩、责任重大。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学校十六字人才培养理念,强化以问题为导向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基础与临床教学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学习力、思想力、行动力,激发他们的创造力,为医学人才培养做出应有的贡献。
吴庆 附属第五医院教学科科长:
高松校长的报告旁征博引、催人奋进,让我对本科人才培养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截至目前,医院有近300名老师参加了深圳校区的22门临床医学本科专业理论课程和珠海校区19门通识课程的教学工作;2022年,邵晶晶老师还获得了中山大学第十届教师教学竞赛医科组特等奖。立足新时代,我们将继续落实“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理念,为社会培养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医学人才贡献力量。
邵晶晶 附属第五医院儿科教研室老师、全科医学科三科副主任、儿童保健科副主任:
学习了高松校长的主题报告和秋季工作会议精神,我备受鼓舞。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强本科人才培养工作。”2018年,我开始参加中山大学临床医学五年制专业本科教学工作,在工作中,如何能够更好地将自己的临床经验和理论相结合传授给学生,是我不断思考的问题。2022年,我有幸参加了学校第十届教师教学竞赛,在备赛过程中,我对本科教学有了更多的思考,理论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温故知新、融会贯通,更要与时俱进、知史鉴今。未来,我会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为中大医学人才的培养贡献自己的力量。
张亚琴 附属第五医院医学影像学教研室副主任、放射科副主任:
我从事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带教工作快15年了,累计承担了200多课时的理论教学工作和本科实习、见习带教工作、研究生及住培生带教工作等。高松校长指出,要“以学生成长为中心”,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除了教学大纲,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我还将国际前沿研究和最新的临床指南融入到我们的教学工作中,加以丰富的临床病例,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今后,我会坚持临床与教学并重,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职业道德修养,继续为社会培养高质量、高素质的医学人才。
吕海 附属第五医院外科学教研室教师、脊柱外科主任:
高松校长的报告聚焦本科人才培养,强调要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融合的教学之路。这对我今后的教研工作有很大的启发,我将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坚持将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融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抓牢抓实本科生的临床带教、见习带教和实习带教,努力培养具有强大学习力、思想力、行动力和创造力的本科人才。
文稿终审:附属第五医院 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