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闻网讯(通讯员郑梦婕)党委学生工作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三全育人”,推动“五育并举”,建立健全服务学生成长发展的高质量学生工作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深入开展思政教育。2017年,学校适应新时代要求,对学生工作模式进行深化改革,形成了党建引领的“大思政”工作格局。2020年,学校获批广东省“三全育人”体制机制建设试点高校。2021年,学校入选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试点高校。选聘优秀青年教师党员担任专职辅导员,专职辅导员人数从2018年的151人增长至2022年的488人,专职辅导员师生比1:126,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比例达63%。全校所有院系100%建立学生马克思主义学习小组,100%实现学生团支部和班委会的标准化设置,截至2022年10月31日,全校本科生提交入党申请书比例达55.36%。
“一站式”学生社区“家园有约”活动海报
材料学院青年教师专职辅导员伍廉奎副教授指导学生科研训练
李燕同志获评“2020年广东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
第二十六届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研修班深圳校区学员开展交流研习会
本科一年级学生积极递交入党申请书
持续推动学业发展。建立健全国家资助、学校奖助、社会捐助、学生自助“四位一体”的发展型资助体系,构建助学-促学-奖学-优学“四学一体”内涵式发展模式,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生资助工作坚持应助尽助,实现“三个增加”目标——资助资金增加、资助项目增加、资助覆盖面增加,做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100%覆盖。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创新创业比赛,推动双创成果培育转化,营造良好的校园科技创新氛围。我校学子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历届省赛中获得14金16银以及其他奖项累计43项,国赛获得5金8银8铜及其他奖项累计21项。
“四位一体”的发展型资助体系
中大学子勇夺ASC世界大学生超算竞赛最高计算性能奖
举办“中大科技园杯”第十四届赢在中大创新创业大赛
全面深化素质培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校史教育,分批次全覆盖组织新生参观校史馆。打造“中大红色三部曲”——《中山情》《笃行》及即将推出的《奋斗的岁月》,举办诗乐党史、我和我的祖国系列草地音乐会等活动,获广泛好评。构建“1+1+1+1+N”的劳动教育教学体系,制定《中山大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推进各院系制定学生劳动教育实施方案,努力打造劳动教育品牌项目。体育方面,2018年以来,本科生体质健康测试达标率保持99%以上,2021学年优良率达到30.07%。
“红色中大”三部曲音画诗剧《中山情》顺利展演
诗乐党史草地音乐会演出剧照
农学院在从化艾米小镇(农学院实践基地)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
积极引导升学深造。推动院系形成各具特色的学业支持平台和学业指导项目,编制更新工作台账,组织开展工作培训,定期通报工作进展,开展专题座谈交流,搭建校院两级交流平台,畅通深造信息共享渠道,形成强大合力,推动升学深造。本科毕业生深造率逐年提高,2022年达到70.02%,相较2018年,提高了12个百分点。国(境)内升学中超九成去往“双一流”高校和重点科研院所深造,国(境)外留学中超八成去往世界排名前100大学深造。
不断优化职业发展。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稳就业”“保就业”决策部署,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以及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保障毕业生尽早就业、充分就业,推动实现高质量就业。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2018-2021年,近八成就业毕业生进入国家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积极引导毕业生到西部、基层、艰苦边远地区和重点领域就业,五年来,我校共有3644名毕业生投身中西部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和部队,2022年相比2018年增长了66个百分点。其中990名毕业生被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中央组织部录取为选调生,涌现出了韦慧晓、万雅文、黄思薇等一批基层就业优秀人物典型。
2021届毕业生基层就业地区分布
校园招聘宣讲会现场
万雅文在新明村集中就读的村小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立德树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关乎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党委学生工作部将始终牢记为党育人的初心,坚定为国育才的立场,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以学生成长为中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力、思想力、行动力,推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文稿终审:党委学生工作部 钟一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