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闻网讯(通讯员杨国志)五年来,学校纪检监察机构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贯彻落实党的自我革命战略思想和全面从严治党战略方针,稳中求进、坚定稳妥,坚持不懈推动学校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向纵深发展,坚定有力服务保障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政治监督制度机制不断完善,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两个维护”是新时代强化政治监督的根本任务。学校纪检监察机构聚焦“两个维护”,加强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将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政治监督的首要任务,跟进监督、精准监督、做实监督,建立政治要件监督工作台账,推动完善政治要件全流程闭环管理工作机制,综合运用调研、检查、约谈等多种方式,压实主体责任,推动工作落实落地落细。
2021年5月,中央第五巡视组巡视中山大学党委工作动员会召开
2018年10月,中山大学党委启动校内巡察工作
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到哪里、政治监督就跟进到哪里。五年来,学校纪检监察机构聚焦“国之大者”,围绕科教兴国战略、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落实“六稳”“六保”要求、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四个领域”等方面开展专项监督检查,把政治监督融于学校发展规划、政策举措、项目任务之中。切实将中央巡视整改作为政治监督的重要任务,通过建立巡视整改监督工作台账、开展会商、实地调研、参加或列席巡视整改相关会议,审核相关制度和工作方案,持续推动学校各级党组织高标准高质量抓好巡视整改。
2021年2月,时任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林东伟带领疫情防控监督检查工作小组成员开展疫情防控检查
2021年9月,时任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林东伟带队深入开展附属医院有关重点领域廉洁风险防控工作专题调研
2022年10月,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国家监委驻中山大学监察专员刁振强带队到附属医院开展专项调研
2022年7月,召开学校附属医院纪检监察联席会议
全面从严治党,必须抓住主体责任这个“牛鼻子”。学校纪检监察机构聚焦“两个责任”,统筹“协助”与“监督”两项职责,在协助中强化监督、在监督中推动协助,推动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贯通联动、一体落实。积极当好参谋助手,协助制定学校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年度工作要点,建立协助学校党委动态综合分析学校政治生态状况机制,提出加强和改进工作的建议。协助压实责任链条,推动完善“校党委—二级党组织—党支部”三级责任体系建设,协助制定3张清单,建立与学校党委定期沟通、重要情况通报、联合监督等机制,协助学校党委组织开展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全覆盖开展二级党组织书记抓党风廉政建设述职评议考核和党支部书记述职考核以及领导人员述责述廉工作。并完善追责问责机制,精准规范问责。各二级党组织书记纷纷表示,“肩上的担子更重了,责任更大了”。
2019年1月,时任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国亚萍在学校重点工作布置会议上作报告
2020年7月,协助学校党委召开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推进会议
全面从严治党,关键是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学校纪检监察机构聚焦“关键少数”,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坚持抓“关键少数”和管“绝大多数”相统一,既对学校广大党员干部、师生提出普遍性要求,又对“关键少数”特别是中层以上领导人员提出更高更严的标准,进行更严的管理和监督。学校纪检监察机构会同相关部门制定《中共中山大学委员会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意见〉任务清单、责任清单》,提出具体落实措施,完善工作机制和工作流程。坚持“早提忠告、早敲警钟”,制定中山大学纪委书记谈话工作规范,纪委书记与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和学校职能部门、二级单位负责人开展谈心谈话。将廉政谈话作为履新干部任前“必修课”,组织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和纪委书记与中层领导人员进行履新廉政谈话。修订学校党风廉政意见回复工作办法,探索建立领导人员廉政档案,规范审慎回复党风廉政意见,严把政治关、廉洁关。
2021年7月,校党委书记陈春声与学校新任职(含提任、续任、转任)中层正职领导人员进行履新廉洁谈话
2021年12月,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高松与31位新任职(含提任、续任、转任)中层正职领导人员进行履新廉洁谈话
一体推进”三不腐”更加系统有力,全面从严管党治校成效更加明显
不敢腐是前提,重在惩治和震慑。学校纪检监察机构始终保持零容忍强震慑不变、高压惩治力量常在。紧盯选人用人、招生考试、财务管理、科研经费、基建后勤、校办企业、附属医院、合作办学、学术不端、师德师风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对出现的违纪违规问题严查快办,持续释放“不敢腐”的强烈震慑。
不能腐是关键,重在制约和监督。学校纪检监察机构深化以案为鉴、以案促改、以案促治,完善风险防控制度机制,做好查办案件“后半篇文章”,推动举一反三、建章立制、堵塞漏洞,筑牢“不能腐”的“铜墙铁壁”。
不想腐是根本,重在教育和自律。学校纪检监察机构不断拓展纪律教育力度深度广度,学校纪委委员、专职纪检监察干部分层、分类、常态化、全覆盖开展“送纪律教育到基层、到支部”活动214场,着力提高党员干部、师生员工思想觉悟,固本培元增强拒腐防变能力。先后开展廉洁文化作品展、廉洁主题征文、党员师生讲廉洁故事、毕业生廉洁教育等活动,风清气正的校园政治生态不断形成和发展,党员干部、师生纪律的意识、规矩意识不断增强。
2021年3月,时任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林东伟在学校春季工作会议上作党风廉政建设专题报告
2022年12月,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国家监委驻中山大学监察专员刁振强在学校秋季工作会议上作警示教育专题报告
2022年9月,组织召开纪律教育学习月动员部署会
2022年6月,2022届毕业生纪律教育活动广州校区主会场
2022年6月,2022届毕业生纪律教育活动珠海校区分会场
2022年6月,2022届毕业生纪律教育活动深圳校区分会场
2022年10月,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国家监委驻中山大学监察专员刁振强到孙逸仙纪念医院开展纪律教育
2021年6月,廉洁文化宣传活动现场
2022年10月,廉洁文化书画作品展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风建设成效持续巩固
中央八项规定是新时代管党治党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学校纪检监察机构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钉钉子精神加强作风建设。
持续有力纠治“四风”。坚持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集中整治什么问题。从具体问题抓起,靶向纠治“四风”顽瘴痼疾。牵头开展领导人员利用名贵特产类特殊资源谋取私利、违规操办婚丧喜庆事宜、公款出国旅游、校领导班子违规取酬、违规公款购买和消费“定制酒”、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等专项检查14项。深化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开展纠正“四风”专项整治,推动解决“文山会海”、多校区办学信息化建设、年检登记审批、频繁填表报数、工作过度留痕、“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等问题,持续为基层减负、为教师科研人员减负。对“四风”问题的信访举报件严查快办,在每次学校案例通报会上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案件优先通报。
持续深化作风教育。举办“清风小课堂”,深入机关部处和院系开展作风建设宣讲报告10场。坚持在春节、元旦、中秋、国庆等重要“节点”前夕向全体中层以上领导人员发送廉洁提醒短信11000人次。通过“中山大学纪委”微信公众号,推送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的通报、以案释纪剖析材料及节日廉洁提醒等文章106期。
2022年9月,修订印发《作风建设实用手册》
持续完善长效机制。坚持在常和长、严和实、深和细上下功夫。协同相关职能部门全面系统梳理学校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实施细则和各项配套制度,突出抓好办公用房、公务接待、公务用车、公务出差、因公出国(境)等有关规定的落实,查漏补缺,共修订完善学校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相关制度54项,切实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学校制度化、长效化。
持之以恒全面加强自身建设,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纪检监察队伍更加有力
认真落实打铁必须自身硬要求,学校纪检监察机构从严加强自身建设,不断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自觉接受严格的约束和监督,努力做到政治过硬、本领高强。
深入落实中管高校纪检监察体制改革部署。学校纪检监察机构一体履行党的纪律检查、国家监察职责,实现对学校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改革学校纪检监察机构设置,形成了监督检查、纪律审查、案件监督管理、案件审理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
不断提升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水平。完善执纪执法权力运行内控机制,制定、修订《中山大学纪检监察机构监督执纪工作规程》《中山大学纪检监察机构处理检举控告工作规程》等制度13项,完善工作流程23项。强化能力建设,制定《中山大学纪委提升纪检监察干部监督执纪能力工作方案》,每年举行两期全校专职纪检干部培训班、基层党组织纪检委员培训班。
强化对二级纪委和基层党组织纪检委员工作的领导、指导和检查。制定《中共中山大学委员会关于加强学校附属医院和产业集团纪委建设的意见》《中山大学纪委关于加强二级纪委监督执纪的工作措施》《中共中山大学委员会基层党组织纪律检查委员工作规程(试行)》等制度,加强基层纪检监察队伍建设,探索打通日常监督“神经末梢”。
中管高校纪检监察体制改革以来,学校纪委2021年度被中央纪委国家监委考核为优秀,2022年学校纪委副书记吴长征同志获得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
2020年10月,中山大学专职纪检干部培训
2022年7月,中山大学专职纪检干部暨学院(系)党组织纪检委员培训
新时代新征程,学校纪委、监察专员办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作出的战略部署,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部署,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加强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队伍,坚持不懈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为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作出新的贡献。
文稿终审:纪委、监察专员办 吴长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