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聚焦

【南方日报】中山七院党委书记陈起坤:培养具备临床胜任力的“新医科”人才

稿件来源:南方日报 2023-02-27 作者:马立敏 编辑:王冬梅 审核:满意 发布日期:2023-03-01 阅读量:

开栏的话:

从中国共产党中山大学第十三次代表大会至今5年来,中大扎根粤港澳大湾区,大力改革发展,综合实力倍增,稳步进入国内一流大学方阵前列。

俯仰百年,山高水长。走向世界一流前列的中山大学,正在承担更多使命担当,为“再造一个新广东”贡献更多力量。即日起,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与中山大学联合推出“追求卓越 迈步前列——中大这五年”栏目,讲述精彩故事,展示中大新貌。敬请垂注。


近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简称“中山七院”)二期项目建设现场传来好消息——随着最后一泵混凝土浇筑完成,项目正式进入地上主体结构施工阶段,预计将在2025年投入使用。

自2018年5月开业,近5年来,中山七院创造了“深圳速度、中大质量”。

“高质量发展,人才是关键。”中山七院党委书记陈起坤说,医院将以高质量党建为引领,继续在人才引育、学科建设和管理创新等方面重点突破,与中大医学院探索以临床胜任力为导向的“新医科”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

创造建院时间最短的三甲医院纪录

南方⁺:中山七院是一所年轻的医院,近年来如何乘势而上,加快发展?

陈起坤:中山七院2018年5月11日开业。开业近5年来,医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创造了“深圳速度、中大质量”。

我们的医疗水平突飞猛进,目前医院开放专科68个,获批省、市级重点专科和培育专科5个、深圳市中医特色专科1个。开业仅4年2个月,就顺利通过三甲医院评审,创造了建院时间最短的三甲医院的纪录。

我们的教学实力得到肯定,作为中山大学第七临床学院,医院设立了28个教研室,建立了覆盖本科生见习实习、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住院医师和进修生培训的完整教学体系,累计培养各类学生2495人。我们还率先在医院设立医学人文教研室,设置安宁疗护病房并牵头制定深圳安宁疗护指南标准。

我们的科研绩效突出,致力打造源于临床、服务临床的科研体系,建立了近200人的“首席科学家+领军人才+中青年骨干”的科研人才梯队;获批广东省和深圳市重点实验室各1个,落地2个诺奖实验室。

这些成绩来之不易,离不开党建引领和文化塑魂。医院党委通过政治、思想、组织、制度、作风和纪律引领和保障,有效发挥了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作用。我们营造了风清气正、团结奋进的政治生态和干事创业环境,为医院的跨越式发展保驾护航。

与中大医学院携手培养新医科人才

南方⁺:作为中山大学的附属医院,医院有哪些与学校一脉相承的基因或特质?

陈起坤:中山七院创院的领导班子都来自中山大学,特别是首任院长副院长都来自中山一院。正因如此,七院传承了中山一院的文化基因。

中山七院依托中大百年医科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品牌文化等方面的优势,由实力雄厚的中大各附属医院支持建设,传承了中大医科“医病医身医心、救人救国救世”的大医精神和“三基三严三早”的教学传统、从本科见习实习生到硕士、博士和毕业后继续教育完整的医学教学体系。

目前,七院已引进中大医科26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团队,有70%以上的学科带头人和业务科室主任、副主任都来自中大系统医院;各科的诊疗、护理常规也都传承于中大医科。

南方⁺:中山七院、中大医学院同在深圳,如何携手培养新医科人才?

陈起坤:我经常说,我们中山七院何裕隆院长来自百年老院,却高于百年老院。他既知道百年老院的优势和劣势,更清楚要建百年老院该如何做得更好,包括医学人才的培养。中山七院和中大医学院的直线距离相距不到一公里,何裕隆院长身兼两院院长,这为两院携手培养新医科人才创造了难得的优势和时机。

七院作为中山大学第七临床学院,承担了医学院60%以上的临床教学任务,在何裕隆院长的带领和守正创新下,已在新医科人才培养方面一体规划一体建设。

两院以“新医科”和临床胜任力为导向,探索临床(医院)与医学院深度融合,让基础课老师走进临床,医生走上基础课讲台,建立“临床+基础”双班主任制和研究生双导师制,成立了28个临床教研室实现对医学院的本科教学全覆盖,共同探索新医科人才培养模式。

二期工程预计2025年投入使用

南方⁺:聚焦高质量发展,医院接下来将从哪些方面重点突破?

陈起坤:高质量发展,人才是关键。医院还要继续在人才引育、学科建设和管理创新方面重点突破。

中山七院立志于建设百年名院和世界名院,继续在医、教、研、管理和文化方面守正创新和固本强基。近期我们将在住培基地申报、研究型医院建设、管理品牌创建和二期工程建设等方面有所突破,以优异成绩迎接明年中大百年校庆,为推进医院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加坚实的基础和条件。

南方⁺:未来5年,医院的增量主要在哪里?

陈起坤:首先,在办院规模上,加快推进二期工程建设,确保2025年投入使用,住院床位数达到4000张。

在学科建设上,我们将以“学科门类最齐全”为目标,将开设168个专科,同时争取5—10个专科达到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水平。

在新医科改革上,与医学院探索以临床胜任力为导向的“新医科”人才培养模式,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成为深圳市示范基地,1—2个专科成为国家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在科研质效上,建立心肺复苏研究院、器官医学研究院、脑科学研究院、转化医学研究中心等重要科研平台;在重大科技项目立项和获奖、高质量研究成果、专利申请、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再增加2个左右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

南方⁺:中山七院要如何服务“双区”、两个合作区建设,助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医疗高地?

陈起坤:中山七院的创院定位是要建设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应急与灾难医学中心和保健康复中心。

医院将重点在提高急危重症和疑难复杂疾病诊疗水平、推动医教研防协同发展、辐射带动责任区域内整体医学水平上下功夫,以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专病防治等为重点,打造成为区域急危重症救治中心、疑难复杂病例会诊中心、重大专病防治中心、人才培训中心、科学研究中心。

我们要以医教研的高质量发展来打造医疗高地,为粤港澳大湾区市民的健康和“病有良医”贡献中大力量。

原文链接: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302/27/c7402576.html?specialTopicId=7402576&enterColumnId=17460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