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聚焦

【我们这五年】孙逸仙纪念医院:奋力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医院建设

稿件来源:孙逸仙纪念医院 编辑:王冬梅 审核:满意 发布日期:2023-03-02 阅读量:

中大新闻网讯(通讯员黄睿)在珠江河畔,创建于1835年、中国最早的西医院——孙逸仙纪念医院巍然矗立。这里见证了中国西医起源、西医教育肇始,更是孙中山先生学医及从事革命运动的策源地。建院188年,医院创下中国现代西医史上许多第一,也云集了国内名医名家,上世纪五十年代即有7位国家一级教授在此工作,培养了一大批卓越的医学人才。

医院始终秉承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心怀“国之大者”,五年来,在奋力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医院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取得了累累硕果,医、教、研、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2021年医院获评广东省公立医院党建“四有”工程示范点,2020年入选广东省高校党建工作标杆院系,2019年入选广东省机关与事业单位党建十佳案例,2017-2020年连续四年被评为“中山大学先进党委”。2020年,医院获评为广东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医院党委获评为广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是全校唯一获得广东省双“先进集体”的单位。


孙逸仙纪念医院抗疫先进个人代表在全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代表医院领取广东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广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奖牌

党管人才结硕果。院士领团队建人才“高原”,2019年11月,医院院长宋尔卫教授增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近五年来,医院新增国家杰青5人、国家优青3人、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且均为共产党员。目前,医院拥有国家级人才超70人;国家级学术团体主委、副主委77人次,逐渐形成了一支由临床科学家领衔、多学科并进的优秀人才团队,成为推动打造高水平研究型医院的重要支撑和强力引擎。一院两代表展鲜明底色,院长宋尔卫院士当选第十三、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党委副书记、副院长许可慰当选党的十九大、二十大代表,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

院长宋尔卫院士(左)当选第十三、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党委副书记、副院长许可慰(右)当选党的十九大、二十大代表,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

党旗飘扬担使命。在疫情防控一线挑重担,三年的抗“疫”大考,院党委带领医院全体党员、职工奋战前线、坚守后方。2020年,医院两批医疗队151人支援武汉,援助湖北医疗队临时党总支在前线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火线发展54名党员入党,救治工作获得患者、同行及国家卫健委高度评价,为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三年里,逸仙人医疗支援的步伐遍布香港、海南、上海等地,在广州几波疫情中前线与“大本营”协同作战,党员在战“疫”队伍中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党旗飘扬在守护家国的最前线,党徽闪耀在无悔坚守的每一岗。

2020年,武汉“战疫”前线,孙逸仙纪念医院84位援鄂医疗队员提交了入党申请书,54人火线入党,图为援鄂医疗队火线入党宣誓仪式

2022年3月,孙逸仙纪念医院派出22名医护骨干赴香港开展医疗援助工作,并于5月19日顺利完成任务返粤

2022年4月3日,孙逸仙纪念医院援沪核酸检测队随广东省支援上海核酸检测队紧急驰援上海,奋战40余个日夜后于5月18日顺利完成任务返粤

2022年8月,孙逸仙纪念医院援琼医疗队出发支援海南疫情防控工作,46名援琼医疗队员在9月13日顺利完成任务返粤

支部建在方舱上,2022年广州疫情攻坚时刻,孙逸仙纪念医院接管的逸仙方舱医院(琶洲保利世贸中心二号馆),援方舱医院医疗队临时党总支筑起坚强的战斗堡垒

2022年11月25日,孙逸仙纪念医院支援琶洲方舱医院医疗队员在支援放舱期间度过政治生日

在精准帮扶之中显担当,医院党委坚持统筹领导对口帮扶工作,多部门联动积极组织党员投身脱贫攻坚战一线,在外派医疗队中建立临时党支部,加强党对帮扶工作的引领。在海拔4800米的西藏仲巴县,逸仙帮扶团队创下多项第一,改变了当地没有医院的历史;林天歆副院长赴新疆任喀地一院任党委副书记、院长,作为新疆地区首位“杰青”院长在创建“双百医院”中作出了卓越贡献……从生命禁区到祖国边陲,从省内省外到走向国际,医院党委领导全体逸仙人写下一篇篇医疗帮扶的生命之歌。

2021年9月,孙逸仙纪念医院院长宋尔卫院士(左二)一月之内两赴西藏为患者做手术

孙逸仙纪念医院援疆干部、时任喀地一院院长林天歆教授(左三)在当地临床科室开展医疗帮扶工作

孙逸仙纪念医院副院长许可慰教授(右一)在喀地一院为“结石宝宝”进行公益手术

2022年7月,孙逸仙纪念医院赴陕西富平县医院开展新一轮医疗帮扶工作暨主题党日活动

2022年,孙逸仙纪念医院启动新一轮帮扶工作,赴揭西县召开帮扶启动会暨新队员欢送仪式

教育部第三批全国党建工作示范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孙逸仙纪念医院泌尿外科教职工党支部与11家基层医院党支部结对共建

孙逸仙纪念医院放射科及介入科教职工党支部与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第四党支部携手成立党建结对共建支部

党建引领促发展。医院党委积极发挥作用,将党的领导融入医教研管理各项事业全过程,以“四个面向”为指引,坚持“临床导向”“疾病导向”,以“大团队、大平台、大项目”作为发展建设抓手, 实现从“走在前列”到“引领发展”的跨越式发展,为大学双一流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五年来,医院医疗业务结构不断优化,发展内涵不断提升。医院入选国家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项目储备单位(肿瘤方向)和广东省高水平医院,取得肝、肾、心、肺器官移植资质。9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健康委总结验收,并新增2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021)。医院排名进步显著,在自然指数(Nature Index)研究型医院排行榜中,位列全国第4,连续5年进入全国前10名。在肿瘤微环境、RNA医学方面研究处于国际领跑地位,在干细胞、免疫细胞方面的临床研究位居国内前列。宋尔卫院士团队提出肿瘤生态学说,提高了乳腺患者保乳成功率,乳腺癌患者十年生存率为91%,居世界领跑水平。

孙逸仙纪念医院副院长刘超教授团队顺利开展劈离式肝移植手术

孙逸仙纪念医院院长助理、乳腺肿瘤中心副主任苏士成教授荣获首届“钟南山青年科技创新奖”,图为苏士成在颁奖典礼上发言

立德树人强培养。五年来,医院立德树人取得丰硕成果。医院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积极落实三全育人,坚持“五个融合”,始终坚持将深厚的医院历史文化沉淀、孙中山爱国主义思想以及前辈高尚的医德医风融入教学活动之中,构建一流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创立“联合导师制”,促进临床与科研互促共进。26个专业获批为国家第一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4个专业获批为国家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获广东省2019年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多名教师荣获宝钢优秀教师奖。

孙逸仙纪念医院李春海教授团队《基于虚拟现实(VR)技术的医学教学体系构建》收获广东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走入第188个年头,孙逸仙纪念医院党委将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充分总结好经验、发扬好做法,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带领医院全体职工坚定理想信念,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凝聚改革发展共识;以组织建设为重点,夯实医教研发展基石;以学科人才培养为支撑,为医教研发展提供第一资源;以“四个战略”为抓手,为医教研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文稿终审:孙逸仙纪念医院 古小红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