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聚焦

【基层风采】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沈文杰:健康地质科技为粤北乡村振兴带来“新硒望”

稿件来源: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编辑:王冬梅 审核:满意 发布日期:2023-03-07 阅读量:

中大新闻网讯(通讯员袁梓昭、胡筱婉)长期以来,地质工作关注和服务于经济发展所急需的矿产、石油等自然资源,并为我国经济腾飞和可持续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地质学如何服务于新时代国家发展战略,如何更广泛服务于社会大众,成为新时代地质科学工作者的新使命。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沈文杰聚焦国家战略,深入发掘连州市富硒土地资源,打造优质农田,优化农产品品质,以健康地质引领健康产业,在原本贫瘠的土地上播撒“新硒望”,发展出富有当地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沈文杰用科技助力健康中国战略,点燃乡村振兴新希望,让科研火种在基层一线燎原,让科技真正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工具。


肩负健康使命,打造优质农田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天有天之道,天之道在于始万物;地有地之道,地之道在于生万物”。这些俗语和古话表明保持人体生命正常、健康运行的食物、水和空气等物质和能量直接或间接受控于地质环境和地质条件。现代研究也证实人体血液微量元素分布模式与地球表层土壤微量元素的分布模式极为相似。

2018年以来,沈文杰一直在粤西北连州地区开展健康地质工作,调查和寻找当地的天然富硒土壤资源。沈文杰和他的团队着眼于连州土壤富硒这一自然优势,关注富硒农田的发展,以健康地质推动富硒健康产业发展并取得了一系列亮眼的研究成果。

2021-2022年,中山大学派驻连州市帮扶干部邀请沈文杰团队为丰阳镇寻找天然富硒土壤资源,打造富硒农业品牌。通过深入研究,沈文杰副教授团队发现在丰阳村西北部,有超过1800亩天然富硒土地资源,地块硒元素平均含量达到0.56 mg/kg,并且土壤环境质量优良,无重金属等污染。2022年10月,经广东省地质学会专家评审,清远连州市丰阳镇丰阳村1800亩土地成为首批通过评审授牌的广东省天然富硒土地资源。

沈文杰研究富硒植物及富硒水源

立足健康地质,助力乡村振兴

丰阳村天然富硒地块位于广东省连州市丰阳镇西北,紧邻丰阳古村,附近有二广高速和573国道通过,交通便利,自然环境优越。在沈文杰的研究助力下,丰阳村有了广东省第一批天然富硒地块认证标识。丰阳镇政府和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围绕“富硒”优势,通过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探索出一条共同富裕的乡村振兴致富道路。

与驻丰阳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合影

盘活土地资源。连州市丰阳镇丰阳村北部地块认证天然富硒地块成功后,先后有广东省龙头企业等主动与镇对接,希望连片种植富硒水稻。通过“公司+集体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丰阳村引进诚晟米业有限公司,连片种植富硒水稻超过400亩。土地租金也有原本的300元提升至600元,实现了村民和村集体的双增收。同时,村民直接在原有地块参与农业劳动,实现二次增收,年均增收达到3000元。

提升村集体经济收入。村委通过富硒土地流转,每年可实现村集体增收超过6万元,同时申报了2023年的高标准农田整合指标,将推进该富硒地块进一步提升经济价值。

打造丰阳富硒水稻品牌。村集体占股51%,村民筹资占股49%,成立富硒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推出了“丰阳绿谷”富硒商标,丰阳富硒水稻正走进帮扶单位、走进商超饭店,村集体和百姓看到盼头,干事创业信心更强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更足了。下一步,丰阳镇将围绕天然富硒土地认证,继续做好富硒水稻的种植和销售,打造丰阳富硒品牌,把丰阳富硒大米纳入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认定成为岭南气候优品等,并将推动超过1000亩富硒土地小田改大田工作,打造广东省第一个天然富硒地块高标准农田。

丰阳村富硒地块水稻

以硒为贵,传递“硒”望,沈文杰团队以地质专业知识,服务地方健康产业和乡村振兴,找到了一个地学专业知识服务社会的新舞台,为老专业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同时“以硒富民、以硒养民”,沈文杰团队打造出特色化的富硒产业发展链条,脱贫攻坚效果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乡村振兴项目有针对性、专业性、可行性,为地质学带动脱贫攻坚、哺育乡村振兴提供新思路。

文稿终审: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何晓钟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