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闻网讯(通讯员乐虞莹、戴希安)近日,2023年附属第六医院工作会议顺利闭幕。文卫平院长在报告中全面总结殊为不易的工作成绩,明确新形势下新的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擂鼓催征。
过去五年,附属第六医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建引领、学科带动、人才强基、管理增效、文化赋能,“创业、创新、创优,服务患者、服务临床、服务同事”(三创三服)的文化核心理念得到生动践行;因时因势防疫情、促发展,治理效能及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2021年度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附属第六医院首次进入A+序列,跻身全国三级公立医院前列
党建引领,助推医院高质量发展
医院党委以系统思维推动党建业务深度融合,着力加强“双带头人”培育,推动立德树人和教学科研“双促进”,推进党员和业务骨干“双培养”,实现党建和学科“双发展”。
创新开展党建查房和求真党支部工作坊,坚持问题导向,指导支部夯实“四化”建设,明晰“双创”路径,促进支部内多学科协作、跨支部联建协同,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突显。
2020年10月,附属第六医院党务干部红色教育专题培训班顺利举办,学员们参观古田会议旧址
医院党委入选广东省公立医院党建“四有”工程示范点,连续四年获评中山大学“最佳党日活动”优秀组织奖,入选中山大学首批“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省校两级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建设率达40%。
附属第六医院被评为全省公立医院党建工作示范点
攻坚克难,医疗服务提质增效
面对疫情的严重影响,医疗服务规模仍稳步增长。五年来,全年门(急)诊服务年增长41.15%;出院增长11.88%;手术增长21.43%,四级手术量占比增长42.01%;收治疑难病例(CMI权重2分及以上)增长97.77%;微创手术量增长33.33%。实现胃肠镜倍增,内镜中心胃肠镜诊疗量达到79150人次,较2018年增长96.43%,同时系统开展小肠镜等技术,完善消化体系学科群建设。生殖医学中心年试管量接近9000个周期,位居华南第一。
2019年6月10日,全国首家结直肠癌无切口病房在附属第六医院正式挂牌
2022年7月7日,附属第六医院举行国内首例重度地中海贫血儿童采用自体冻融卵巢组织移植成功诱导青春期发育新闻发布会
医院着力攻克食管、胃、小肠、结直肠、肛门等外科领域的重大、复杂和疑难病例,直肠癌保肛术、保护性功能居全国领先水平,消化肿瘤年诊疗量超两万五千人次,多项研究写入国际指南,2017年起FOWARC研究成果被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直肠癌临床实践指南连续多年收录和推荐,贡献肠癌治疗新策略、新方案;在国内率先开展经自然腔道“无切口”结直肠癌根治性手术、创立“放射性肠炎”分级升阶梯治疗新方案;建设华南地区最大的生育力保存库,完成省内首例肿瘤患者自体冻融卵巢组织移植、国内首例重度地中海贫血患儿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冻融卵巢组织自体移植诱导青春期发育等新技术;儿科牵头成立了华南新生儿基因筛查联盟,新生儿筛查基因数据库规模全球排名前列。
“疫”不容辞,诠释公立医院责任担当
2020年1月28日下午,附属第六医院17名勇士火速集结,驰援湖北武汉。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在抗疫战场上,党政班子靠前指挥、统筹部署,2020年,医院作为广东第二批援鄂医疗队队长单位,集结17名精锐力量第一时间驰援武汉,党员群众合力构筑“红色抗疫防线”,涌现了大批先进典型,获得国家级、省级奖励。
万众一心、共同奔赴。医院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公立医院的责任与担当,高强度、高频次完成省市区政府密接隔离点、大规模核酸采集、疫苗接种、负压车班外派支援任务;整建制接管两所方舱医院;高质量完成市八医院重症隔离病区、健康驿站救治工作。
2020年10月,附属第六医院获广东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称号
互联网医院一站式暖心服务充分保障非常时期患者就医需求,“i六院”升级上线,初步实现全流程全覆盖患者服务。
医院及时总结经验,牵头编写出版《医院应急防控呼吸道传染病实践》,为综合医院疫情防控工作贡献中六抗疫智慧。
筑高原攀高峰,发挥优势学科牵引作用
这五年,医院聚焦发展规划,以“国考”为导向,以胃肠肛门外科整体提升为重点,奋力带动消化体系疾病相关学科发展,进一步促进其它综合性学科发展,学科群特色牵引力逐步显现。
2018年,附属第六医院胃肠专科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状
正当其时,适逢其势。医院成立“胃、结直肠癌肝转移MDT门诊”“肛肠外科盆底及肛肠疑难疾病诊治中心”,精准规范疑难病症诊治;成立胃外科、食管外科、小肠内镜科,进一步打造全链条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消化外科;成立脊柱外科,稳步开展骨科等大器官学科建设;成立“女性疾病组合门诊”,生殖、妇、产、儿、乳腺、医美等优势学科协同发力,提供女性全生命周期的诊疗服务,打造个体精准化的一站式服务模式。
2020年10月10日,附属第六医院女性疾病组合门诊正式挂牌
平台与专科建设喜报频传。正式启动立项建设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消化道肿瘤早诊、胰腺疾病等方向)国内唯一的分中心。继2019年获批建设广东省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后,2022年作为牵头单位获批建设省内唯一的康复医学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022年,教育部人体微生态与老年慢性疾病重点实验室获得立项。消化内科、运动医学科、泌尿外科入选2022年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普通外科学在最新公布的中国医院科技量值排行榜中排名第15位,生殖医学中心获得2021年度复旦版中国医院专科声誉排行榜提名。
立德树人铸医魂,守真育人润无声
医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为党和国家培养更多能够引领未来的医学人才的工作目标,近五年培养高层次医学人才硕士、博士毕业生共286名,就业率居全校十家附属医院前三。牵头负责中山大学医学院五个教研室建设,承担本硕博全链条医学人才培养。用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大力加强临床教学师资培训,连续4年获得中山大学临床教师临床技能大赛特等奖5项,两门课程获得认定中山大学一流本科课程,获得首届国家教材建设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
附属第六医院2021届毕业典礼合影
健全住培三级管理架构,全科医学科建设初见成效,获得广东省首届全科住培指导医师教学查房技能竞赛二等奖。
科技赋能,助力高水平研究型医院
五年来,医院牵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负责课题8项;共获得11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2021年度科研经费突破亿元大关,并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18)、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一等奖(2020)。
兰平教授团队《结直肠癌筛查方案和治疗策略的技术创新》项目荣获教育部科研优秀成果奖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策马扬鞭,乘势而上。医院五年累计发表高水平论文855篇,主办英文学术期刊Gastroenterology Report(GR)在2018年获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D类项目,目前影响因子4.063(JCR2021),跻身JCR二区。
知识产权工作进步明显,已实现3项科技成果转化,发明专利的授权数不断攀升,2项专利入选“生物医学领域高价值专利项目库”。
双向成就,构建“近悦远来”人才生态
坚持党管人才,坚持人才引育双轮驱动,重视人才成长文化氛围培育,全方位完善全周期人才引育体系。
附属第六医院荣登2021年度医疗机构最佳雇主新锐医院10强
近五年,新增入选国家级人才项目5项、省部级及市级人才项目16项,拥有国家级学术团体主委、副主委19人次,人才自主培养取得历史性突破。引进中山大学“百人计划”人才8人、临床学科带头人12人,选派174名临床与学术优秀青年骨干赴海内外进修,着力打造一支素质优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综合竞争力强的的人才队伍,以研究临床问题为导向,促进基础医学、转化医学及临床医学协同发展,为推动高水平研究型医院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跨越山海,真帮实扶担使命
凡心所向,素履以往。医院坚持“刚柔并济”选派技术骨干,助力健康中国战略。援疆援藏援边持续接力,与江西南康、江门台山、连州柯木湾精准对接。“中六情、善医行”健康公益直通车开出加速度,获得“益苗计划”2021年重点培育项目及2022年重点扶持项目。
2022年6月,“喀什文卫平专家工作室”正式签约
2020年10月9日,“喀什任东林专家工作室”正式签约
为落实畅通双向转诊、推进分级诊疗的要求,与信宜市人民政府、信宜市人民医院建立紧密医联体,“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粤西医院”正式挂牌。
近五年共选派20余名援疆援藏援边干部,开展多项首例手术(技术),填补地区空白,为受援地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2021年10月5日,附属第六医院援疆干部、喀地一院院长吴小剑带队赴麦盖提人民医院义诊
医院整合院内外资源 ,形成“四工联动”“四位一体”的跨专业团队模式,开展多维度全人健康理念的专业社工服务,给予关怀和支持,提升医院人文温度。
凝心聚力,奏响文化建设最强音
自建院以来,艰苦创业、坚守学术、团结合作这三个主题不断沉淀在我院全体员工的实践与理想中,形成了一脉相承、薪火相传的工作态度和事业追求,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凝练出独具中六特色的“三创三服”文化理念。
这五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紧扣医院高质量发展主题主线,持续增强学科推介的影响力和医院品牌的竞争力。健全意识形态和宣传思想工作体系,打造全媒体矩阵,构建大宣传体系,医院品牌和社会影响有力提升。医院入选2023-2027年度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
持续推进“三个一”工程,广泛、深度宣传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国家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王磊教授先进事迹。
见义勇为带动“见义众为”,陈喜杰等多位中六人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医院荣获2022年度“广州市见义勇为先进集体”。
2022年6月6日,附属第六医院挂牌十五周年快闪活动上,合唱《明天会更好》
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落实“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一年,站在新的征程起点,六院人将继续以“健康中国”战略为指引,锐意进取、实干争先,入主流、立潮头、攀高峰,坚定地以研究型医院和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为抓手,为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努力奋斗!
文稿终审:附属第六医院 李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