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聚焦

扎实调研 着眼需求 办好实事——中山大学团委与属地团组织结对共建 共同搭建大学生社区实践平台

稿件来源:校团委 编辑:王冬梅 审核:孙耀斌 发布日期:2023-05-09 阅读量:

中大新闻网广州5月9日电(通讯员林炜双、顾文明、冯婧颖)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校团委坚持把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贯通起来,有机融合、一体推进,深入学习,扎实调研,着眼需求,办好实事,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院系需求,团委响应

自4月中旬以来,校团委结合主责主业,深入三校区五校园,倾听院系团干、团员青年的有关需求。针对普遍反映的共性需求——“希望加深与校区属地街道社区在社会实践、劳动教育、志愿服务等方面的合作”“希望就近就便增加学生的实习实践机会”“希望让同学们深入社区、深入群众,引导学生更多承担社会责任”,校团委积极谋划,主动作为,结合团中央、团省委增强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实效深化共青团实践育人工作、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等工作部署,先后与广州市海珠区、深圳市光明区团委密切沟通对接,与两个属地团组织进行结对共建,创新校地团组织合作模式,就近就便为我校青年学子成长成才搭建综合实践平台。

校团委与海珠区团委开展结对共建暨对接交流

结对共建,双向奔赴

校团委提前收集我校院系与属地街道(社区)的基本情况、专业特色、需求清单,形成中山大学团委·属地团组织结对共建需求手册。先后组织广州校区南校园13位学院团委书记与海珠区18位街道团工委负责同志,深圳校区18位院系、附属医院团委书记与光明区6个街道团工委负责同志进行双向对接。校地按照“需求清单化、结对项目化”的思路,明确双方结对需求与方向,将学校所长与地方所需紧密结合,将学生所需与地方所能紧密结合,为我校学生扎实开展社会实践,锻炼提升学习力、思想力、行动力搭建平台。

校团委赴光明区新湖街道圳美社区开展实地调研

校团委组织深圳校区院系团委与光明区各街道团工委进行双向对接

明确框架,构建机制

为使结对共建有方向、有抓手,此次中山大学团委与属地团组织结对共建以团支部为基本单元,建立“3个1+N”共建机制,具体为一次集体专题学习、一项社区社会实践特色项目和一次主题团日活动,N为结合院系、街道特点自选开展的共建行动。以团支部为单位组织一次专题学习,为青年注入思想力量;开展一项社区社会实践特色项目,打造志愿服务矩阵,以“行”促“思”,在实践中增长才干;结合重大节点开展一次主题团日活动,融入地域特色及专业特色,激发团支部活力。属地团组织还积极统筹属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实习实践岗位,为我校青年学子就近就便开展实践提供平台,共同助力地方高质量发展。

校团委构建“3个1+N”结对共建机制

我校青年学子走进社区开展社会实践

下一步,校团委将延续属地结对共建模式,持续与我校其他校区(校园)属地沟通对接,积极为我校青年成长成才搭建综合实践平台,让青春在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文稿终审:校团委 杨小柳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