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主动精神是我们党在认识和把握历史规律基础上自觉能动地改造社会历史精神状态的高度凝练。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一系列重要观点、重要论断、重大战略部署,充分彰显了百年大党坚定的历史自信和高度的历史主动,充分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强烈的责任担当。历史主动精神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高度的历史主动精神奋进新征程,必须深刻理解历史主动精神的基本内涵和实践路径,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坚持尊重历史规律的科学精神,掌握历史主动的理论武器
党的二十大吹响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进号角。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唯有用科学的理论武器深刻把握、科学遵循历史规律,才能廓清思想迷雾,照亮奋斗前路。在百年奋斗中,我们党始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尊重历史发展客观规律,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心任务,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和本质要求,深刻体现了我们党对现代化发展的一般规律、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普遍规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特殊规律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是认识世界、把握规律的强大思想武器,“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奋进新征程,就是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系统、具体、历史地分析社会运动及其发展规律,辨明我国发展的历史进程、历史方位和历史规律,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始终掌握历史主动,持之以恒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
坚持人民至上的政治立场,掌握历史主动的根本动力
人民群众是生成历史主动精神的基础,唯物史观将人作为历史的主体与创造者,把实现人的自由和解放作为历史的最终目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我们共产党人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这个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道理。”在百年奋斗中,我们党遵循顺应历史大势,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坚持人民至上”成为我们党百年奋斗的一条宝贵历史经验。在发挥人民主体作用基础上实现好人民根本利益是历史主动精神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内容,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人民”成为关键词、高频词,提出的“坚持人民至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根本立场的坚守。
新时代十年来伟大变革和成就的实践证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是为人民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的理论。奋进新征程,就是要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立场,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抓住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以高质量发展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凝聚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事往一处做的磅礴伟力,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
坚持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掌握历史主动的实践要求
历史主动精神是在历史进程中通过伟大实践斗争产生的,即通过发挥实践主体的自觉能动性,把握历史大势、掌握历史规律,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弘扬历史主动精神关键在于作为历史主体的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肩负历史责任,主动担当历史使命。在百年奋斗中,我们党在伟大实践斗争中把握历史主动,敢于直面矛盾问题和困难挑战,主动引领历史进程,斗争精神贯穿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一部伟大斗争史。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作为“三个务必”之一,彰显了我们党新时代掌握历史主动的清醒和坚定。
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前进的,有矛盾就会有斗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之问、引领时代之变,具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鲜明品格,集中体现了我们党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决心与勇气。奋进新征程,就是要不断提高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的能力和水平,将历史主动的内在精神转化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力量,以历史主动精神把握新的伟大斗争的历史特点,制定正确的理论、路线和方略,发扬斗争精神,主动迎接越来越复杂的风险考验,以清醒自觉的主动状态推动工作开展和事业发展,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不断夺取新时代伟大斗争的新胜利。
坚持顽强拼搏的进取精神,掌握历史主动的昂扬状态
勇于开拓进取、推动历史前进是历史主动精神的昂扬状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在百年奋斗中,我们党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历经磨难中成长、在攻坚克难中壮大,不论多少次面临困难和挫折,都以其特有的性质、立场和价值追求,始终保持永不懈怠的进取精神,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刻总结:“中国人民的前进动力更加强大、奋斗精神更加昂扬、必胜信念更加坚定,焕发出更为强烈的历史自觉和主动精神,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正信心百倍推进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历史从来不会青睐犹豫者、不会眷顾彷徨者,只有踔厉奋发、奋楫笃行,才能把握历史主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实践性的鲜明理论品格。奋进新征程,就是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释放在造福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坚定与各种问题难题作斗争的意志,时时处处保持只争朝夕、积极有为的奋斗姿态,迎难而上、知难而进,一步一个脚印把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付诸行动、见之于成效。
坚持胸怀天下的崇高精神,掌握历史主动的宏大格局
胸怀天下就是以宽广的世界视野、深刻的历史眼光、博大的人类情怀和坚定的历史担当,站在人类社会进步和世界历史发展大局的高度,正确认识和处理我国同外部世界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为人类求解放”的崇高理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天下为公”的独特情怀结合,造就了中国共产党胸怀天下的精神品格。在百年奋斗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将国家、民族乃至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更加坚定地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要“坚持胸怀天下”,强调“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作出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能不能富强,一个民族能不能振兴,最重要的就是看这个国家、这个民族能不能顺应时代潮流,掌握历史前进的主动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前途命运,从人类发展大潮流、世界变化大格局、中国发展大历史正确认识和处理同外部世界的关系。奋进新征程,我们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准确把握两个大局的规律性、互动性,洞悉历史大势,增强历史主动,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提出因应的战略策略,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
作者系中山大学文献与文化遗产管理部主任、出版社社长、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兼)
原文链接:https://epaper.southcn.com/nfdaily/html/202305/15/content_10060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