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闻网讯(通讯员胡筱婉、袁梓昭)为扎实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联合广东省自然资源厅矿产资源管理处、广东省地质调查院于5月8日举行了院领导读书班第八次集中学习暨特色矿产资源保护利用实践调研座谈会。广东省自然资源厅矿产资源管理处副处长黄志国、广东省地质调查院院长许汉森,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何晓钟、党委副书记张照以及各方领导班子成员和学院党员代表、教职工代表参加了学习和调研。
与会人员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矿产资源保护利用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实地调研了学院地质矿物博物馆充分利用矿物岩石和古生物化石标本服务教学科研、助力公众科普的情况,深入探讨了进一步规范古生物化石管理、深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古生物化石研究交流合作,达成了共识。
集中学习篇: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精神,保护利用好特色矿产资源,助力中华文明探源
何晓钟首先领学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矿产资源、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论述,强调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需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他接着领学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发表的重要文章:《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 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对于推动全党全社会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具有重大意义。何晓钟从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出发,通过案例分析,强调了地球科学与中华文明溯源的重要关系,古生物化石的发现、地质测年工作与考古工作的结合,对中华人类史、文化史和文明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他说,作为地球科学工作者,要通过专业技术手段保护矿产资源,要加强地质学、考古学、古生物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促进中华文明探源,不断推进文明交流互鉴,增强中华文化自信。
张照领学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专题摘编》,带领大家深入领会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现代化的成果,是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行动指南等思想精髓。
学习交流座谈会现场
实践调研篇:地质矿物博物馆对地质学教学科研和公众科普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广东省自然资源厅矿产资源管理处和广东省地质调查院一行实地查看并现场调研了地质矿物博物馆矿物岩石标本和古生物化石等的保护和利用情况。从博物馆的开放式展厅、地史文化长廊,再到各专题展馆,调研组详细查看各种标本的陈列布展、说明介绍情况,展厅展柜的安全防护、摄像头监控、大楼的门禁与门卫值班等情况,对矿物岩石标本和古生物化石的管理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表示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对政府部门移交的古生物化石保存维护妥当,并让这些藏品发挥了很好作用。
学院党委书记何晓钟向调研组一行介绍地质矿物博物馆藏品情况
何晓钟介绍了学院对矿物岩石标本和古生物化石等藏品的保护利用情况。作为教学单位,学院对政府部门移交、校友和社会捐赠、教师采集以及少量购买的矿物岩石标本和古生物化石等藏品十分珍视,以教学和人才培养、科研和学科建设为目标建成教学博物馆,并在“教有余力”的基础上面向社会公众开展科普工作,尽可能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和作用。与此同时,博物馆的开放运营均依靠学院老师和学生力量,已经成为培养学生奉献服务精神和综合素质的有效载体。今后,学院将进一步发挥学科专业力量,加强管理和创新服务,提升博物馆对教学科研、公众科普的支撑作用,特别是要进一步拓展博物馆藏品保存条件、藏品科研价值方面的研究和应用。调研组根据现场感受和查阅博物馆开放运营资料,对学院对藏品的利用和价值发挥表示赞赏。
学院党委书记何晓钟向调研组一行介绍地质矿物博物馆藏品情况
交流探讨篇:校地联手、产学研结合,助力特色矿产资源保护利用,充分发挥博物馆藏品价值
在座谈交流环节,广东省自然资源厅矿产资源管理处、广东省地质调查院的代表与学院领导和老师们就矿产资源和古生物化石保护利用、进一步发挥博物馆藏品的价值,以及校地联手推进产学研结合开展了深入交流和业务探讨。
合影
黄志国副处长带领大家共同学习了《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实施办法》,并从矿产资源国际形势、社会经济情况角度进行阐述,让与会人员进一步认识到矿产资源对国家社会发展的支持作用。他启发大家站在服务国家发展大局的角度,思考政府部门能够做什么,学校科研工作能够做什么,从而更好地落实国家法规。针对博物馆藏品的管理,黄志国还就藏品清单整理、台账管理、说明标识、信息化管理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通过互联网等方式,使学院博物馆成为“流动的教科书”,更好发挥出教学和科普效果。
许汉森院长强调,开展主题教育理论学习的重点在于落实,要结合工作实际,学以致用,用理论指导实践。他表示,希望在与中山大学已有合作交流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双方在学术研究、资源矿产勘探调查、跨学科交叉方面的深度合作。
学院教师代表师超凡在发言中表示,希望未来能够把古生物科研工作上的更多专业知识服务到省市级古生物化石研究、生态保护工作中,能够为广东省的古生物研究作出更多贡献。
与会的专家学者还就校地合作、公众科普、化石鉴定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理论研究最终需要转换到实际工作中,应当以学院老师走出去,各单位工作人员请进来等多种方式,增强校地合作交流,共同孵化科研项目,推动行业发展,助力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
合影
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此次联合广东省自然资源厅矿产资源管理处、广东省地质调查院开展的主题教育集中学习和特色矿产资源保护利用实践调研,真正贯彻了“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的要求。参与各方和与会人员既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矿产资源保护利用和推进中华文明探源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又着眼于理论学习成果应用,开展了矿物岩石和古生物化石保护利用实践调研、校地合作交流探讨,以此指导学校及相关单位立足本职工作,助力国家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技术发展完善、古生物化石保护研究以及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为推进国家现代化建设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坚实力量。
文稿终审: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何晓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