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闻网讯(通讯员郝俊)历史学系党委自4月24日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动员大会以来,扛牢主体责任,把开展主题教育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做到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迅速行动、科学部署,全面准确把握主题教育的总要求、目标任务和方法措施,紧密结合实际工作,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着力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并取得阶段性成效。
4月24日上午,历史学系党委召开主题教育动员大会
4月28日,历史学系领导班子开展主题教育第5次读书班
5月4日,历史学系联合外国语学院领导班子开展主题教育第6次读书班
5月8日,历史学系领导班子开展主题教育第9次读书班
一是多形式强化学习,推进理论学习走深。主题教育动员后,系党委及时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确保主题教育高标准启动、高质量推进、深入扎实开展,通过举办读书班、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专题党课等多种形式的学习,结合常态化党史学习教育,运用红色教育资源和党性教育基地开展学习,丰富学习形式,强化学习效果。系党委细化系统开展主题教育的工作计划后,进一步明确每次学习的牵头领导和职责任务,制定了《历史学系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理论学习安排》,现已开展10次读书班,学习主题和内容涉及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构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等,开展2次中心组学习,以及若干次自学。
4月28日,历史学系召开2023届毕业生就业工作调研座谈会
二是聚焦人才培养,推进调查研究走心。系党委坚持把开展主题教育与推动中心工作相结合,切实把学和做联系起来、把查和改贯通起来、把破和立统一起来,重点围绕制约学系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深层次、复杂性问题,聚焦加强人才培养创新,持续升级“新时代卓越历史学人才培养体系”。系党委制订了《中山大学历史学系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调查研究工作方案》,结合落实2022年中山大学秋季工作会议精神和2023年中山大学春季工作会议精神,一方面赴兄弟院系展开人才培养交叉合作调研,另一方面深入本系各教研究室、本科学生和研究生群体调研听取意见,剖析问题,寻找突破,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探索和总结历史学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的自主培养模式。截至5月17日,已开展6次调研,内容涉及加强本科生培养及党团班一体化建设、完善强基班培养计划、“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专业的前期实践及未来做法、创新人才培养举措、历史学人才自主培养之路等,每次调研都以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为目的,确保调查研究走心,聚焦广大师生反映强烈、矛盾突出的问题,在深入调查研究中理清思路,解决困扰师生的难题,破解事业发展的难题。
5月7日,历史学系召开学生会干部本科生培养调研座谈会
三是坚持问题导向,推进检视整改走实。系党委通过6次调研,共收集意见与建议28条,内容涉及人才培养、人才引育、深造就业、事务管理、后勤保障等,现已列出问题清单及整改台账,确定了提升学生深造就业率、探索和实践中山大学特色的“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交叉培养、扩大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提升教学成果的质与量、完善全程进阶性实践教学体系等五个方面的整改目标,并制订了相应的整改措施及整改时限,确保达到调研预期成效:一是稳妥落实“强基计划”学生的本博衔接培养工作;二是探索和实践中山大学特色的“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交叉培养;三是提升本科学生、硕士学生的深造就业率;四是扩大人才培养的国际化视野,举办国际暑期学校,提升学生出国交换培养的兴趣和动力;五是提高教学成果的质与量,在“新时代卓越历史学人才培养体系”教学成果奖之后凝练一批涵盖本科生、研究生的教学成果奖,鼓励教师团队编纂教材,立项一批高质量的历史学教材;六是打造一批校级、省级及国家级一流课程,构建高质量课题群。
历史学系采纳关于增加师生体育锻炼的建议,于4月下旬举办师生夜跑活动
历史学系党委以这次主题教育为契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按照校党委部署要求,精心统筹,狠抓落实,把开展主题教育同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结合起来,做到理论学习“走深”、调查研究“走心”、检视整改“走实”,将开展主题教育与学系党建工作、人才培养、教学科研深度融合,推动主题教育有力有序,走深走实,把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推进学系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
文稿终审:历史学系 柯伟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