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闻网讯(通讯员林安然)为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走深走实、见行见效,大气科学学院党委聚焦“关于高质量人才培养路径的探索”主题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调查研究,探索学院高质量人才培养的路径。
加强组织领导,积极部署推进
4月28日,学院领导班子召开专题研讨会,全面梳理学院当前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问题,对调研问题和需求进行整理分析,制定了具体工作方案。
聚焦人才培养,深化调查研究
开展专家访谈,进行问卷调研,广泛听取意见建议
5月11日,学院组织师生交流活动,邀请老师同学交流国内外高校在学生培养方面的先进理念及做法。
4月17日、5月16日,学院两次组织师生座谈会,分别聚焦毕业班升学就业、人才培养及学生成长主题开展调研交流,学院领导、辅导员、班主任、教师代表、本硕博学生代表参加。师生们围绕学生成长困惑,对学院课程教学、学科建设、教师期许与学生成长实际匹配程度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
5月17日,学院召开支部书记例会暨课程思政建设调研会,学院领导、教师代表、各师生党支部书记参加会议。与会师生围绕如何将学科发展史、思政元素、国家重大新闻、国家方针政策与工作原则融入到课程教学中展开探讨,大家纷纷建言献策,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在总结梳理调研访谈成果的基础上,学院面向本科生及研究生发放人才培养问卷,广泛听取学生对于学院人才培养的意见、建议。
通过一份份问卷的回收、一场场座谈的举办、一次次探讨的进行,学院党委凝练出了制约人才培养的堵点、淤点、难点,逐步形成了如何解决急难症、沉痼疾的共识。
既“迎进来”,也“走出去”,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学院通过“迎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对外学习先进理念做法,借他山之石攻玉。
5月5日,广东省气象局副局长谭浩波、珠海市气象局局长李叶新等一行到学院进行调研。双方就未来合作与人才培养、经费支持、资料共享、加速科研成果业务化等事项进行了交流,并对后续合作方式、平台搭建等开展了进一步讨论,表示要落实中国气象局局校合作协议,加强高水平协同创新与人才培养交流,共建人才培养平台,培养高质量创新型人才。
广东省气象局到学院调研交流
5月10日,中国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陈振林一行到学院座谈交流,学院提议进一步落实局校合作,共建粤港澳大湾区气象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高水平联合实验室和南海海洋气象科考中心。同时,双方从加大人才联合培养力度、完善学系设置、推动科研平台建设、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达成初步共识。
中国气象局局长陈振林一行到学院座谈交流
深化调查研究,既要“迎进来”,也要“走出去”,深入了解气象部门对大气科学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学习借鉴兄弟院系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宝贵经验和做法。
5月15日,学院领导、教师代表前往珠海市气象局调研,与珠海市气象局领导、校友进行深入交流,了解目前气象部门对大气科学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及学院毕业生在业务单位中的综合素质、业务知识和业务水平表现,探讨打通从院校到单位的人才落地通道的高效路径。
学院领导、教师代表前往珠海市气象局调研
5月5日至6日,董文杰院长、韩博副教授参加2023大气科学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交流会,与国内高水平大气科学类院校交流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并开展课程思政公开课评选。
董文杰院长等参加2023大气科学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交流会
5月14日至17日,杭建副院长参加第八届大气科学学科评议组研究生培养工作研讨会,与兄弟院校交流探讨研究生培养工作,并前往南京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相关院系进行深入交流,共同探讨如何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杭建副院长参加第八届大气科学学科评议组研究生培养工作研讨会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对调研过程中反映和发现的问题,逐一梳理形成问题清单、责任清单、任务清单,逐一列出解决措施、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切实解决提升学院人才培养质量所面临的具体问题。大气科学学院将以主题教育调查研究为契机,推动解决发展难题,把学习和调研落实到完成党的二十大部署的各项任务中去,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创新型大气科学人才,推动大气科学学科高质量发展。
文稿终审:大气科学学院 郑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