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聚焦

历史学系在深入调查研究中落实问题整改

稿件来源:历史学系 编辑:王冬梅 审核:孙耀斌 发布日期:2023-06-21 阅读量:

中大新闻网讯(通讯员郝俊)历史学系党委自4月24日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动员大会以来,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的重要论述,研究贯彻落实措施,把调查研究作为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紧紧围绕制约学系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深层次、复杂性问题,重点聚焦人才培养工作开展了一系列调查研究,推动破解发展难题。


加强统筹领导

历史学系领导班子坚持把调查研究作为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精心组织实施,狠抓任务落实,将调研内容分为探索跨学科教育与研究、完善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人才培养举措、促进深造就业、加强管理与服务等5个方面,截至目前,组织调研14次。在调查研究中,领导班子成员发挥示范作用,每项调研选题都有领导干部牵头负责,让调查研究成为破解难题、推动工作、促进发展的有效途径。

深入开展调研

探索跨学科教育与研究。4月25日下午,教务部与历史学系党政领导班子共同开展主题教育学习和调研,围绕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教师培养、教学质量提升和教务管理等系列问题进行深入研讨。

系领导班子成员与外国语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及教师代表座谈

5月4日下午,历史学系与外国语学院党政领导班子召开调研座谈会,就中山大学特色的“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专业的前期实践及未来做法讨论方案。

5月19日,历史学系与博雅学院党政班子召开调研座谈会,就古典语言与文献等课程共享及交叉专业人才培养研讨相关做法。

完善拔尖人才培养模式。4月28日中午,历史学系召开本科生及“强基&拔尖”班学生、在读直博生代表调研座谈会,就强基学生各年级的课程安排、本博衔接、继续深造等问题听取学生意见。

5月24日,历史学系组织召开各教研室党支部书记、教研室主任及教师代表调研座谈会,就历史学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征求意见。

创新人才培养举措。5月8日下午,历史学系组织召开教师代表调研座谈会,讨论世界史人才培养经验总结与教学成果奖凝练问题。

5月10日下午,历史学系组织召开“文物与博物馆方向”教师调研座谈会,就历史学系“文物与博物馆方向”专业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工作进行研讨。

5月25日、26日,历史学系先后组织召开中国近现代史教工党支部和世界史博士生党支部调研座谈会,与师生研讨本科生及研究生人才培养的管理及改进空间。

促进深造就业。5月7日晚,历史学系组织召开学生会干部调研座谈会,就第一课堂学习的重点难点、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的融合、深造就业的困惑等问题听取学生意见。

5月5日,历史学系领导班子成员赴中创盈科集团调研,了解用人需求。5月16日,历史学系邀请中创盈科集团董事长伍俊雄校友到学系考察,了解办学环境、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工作,通过校企互访交流,拓展岗位促进就业。

系党委书记柯伟明教授、副书记徐翠丰与世界史和文博硕士生党支部成员进行座谈调研

5月26日,历史学系组织召开世界史和文博硕士生党支部调研座谈会,就历史学系专业硕士党建工作、人才培养、就业问题听取支部成员意见。

加强管理与服务。4月25日晚,历史学系组织召开本科生党支部调研座谈会,对本科生培养、加强党团班一体化等相关内容开展调研,收集意见和建议涉及主题党日活动增加外出考察、增加支部牵头的活动等意见和建议。现已梳理汇总,将研究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

系党委副书记徐翠丰、副主任杨培娜与中国古代史博士生、硕士生党支部成员进行座谈调研

5月19日,历史学系组织召开中国古代史博士生、硕士生党支部座谈调研会,就学生党员如何服务师生听取意见。

系主任安东强教授、副书记徐翠丰与行政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成员进行座谈调研

5月30日下午,历史学系组织召开行政党支部、中国近现代史博士生、硕士生党支部调研座谈会,就研究生人才培养、学生工作、行政管理等相关问题听取各方意见,并就党政办公室分管事务与为师生提供便利服务等问题进行交流。

加快落实整改

问题就是努力方向和工作导向,历史学系党委坚持在调查研究中深入分析问题、查找问题症结,通过充分研讨论证,切实把调研成果转化为谋划和推动学系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际举措。

凝练中山大学特色的“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专业交叉培养方案。通过与外国语学院、博雅学院讨论和研究,目前拟在此前三年间只面向历史学“强基&拔尖”班学生的“外外模式”微专业,逐步向历史学系、外国语学院及博雅学院更多学生共享,在博雅学院的古典外语(希腊语、拉丁语)、外国语学院的现代外语(英、日、法、德等语种)、历史学系辅修历史学骨干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构建“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辅修专业学位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未来向教育部申报专门的“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专业奠定基础。

不断优化“强基计划”的招生与培养机制。通过座谈调查和政策宣讲,不断使师生明晰“强基计划”人才培养的目标与机制,在招生与培养中使学生不断将“有兴趣、有志向、有天赋”的特质在学习力、思想力、行动力方面具体化。历史学系近期在中国教育电视台、南都宣传平台、广东教育电视台宣讲了“强基计划”的招生与培养机制。关于“强基计划”学生在本博衔接的制度层面,也做好了制度设计与保障工作。

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有序恢复和实施全程进阶性实践教学体系。目前已经完成课程实施计划和课程田野调查地点(如2021级全体赴西安开展“历史遗址考察”课程,2020级分为四个队伍分别在省内外开展实践教学)。作为配合课堂教学的实践教学活动,本学期由学系及任课教师带队组织,利用周末时间,已经完成10多次覆盖各年级的实践教学活动,积极挖掘和利用广东历史文化资源。

提升学生深造就业率的积极举措。一是增加举办保研、考研、就业分享会的频次,内容上侧重提高考试、面试能力,提升择校、择业的判断力,明晰毕业后的职业规划目标,激励学生深造的学术兴趣。二是加强建立校企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更多实习、就业机会。三是重建和拓展人才培养国际化的途径,逐渐恢复疫情前与历史学系共享人才培养与学术研究的国外高校合作。

6月3日历史学系举办第二十届历史文化节之“芳华·史学”本科生史学论坛

完善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协同育人机制。发挥团学研、党团班作用,促进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协同发展;激发学生参与第二课堂的学习兴趣,拓展第二课堂的活动深度,将其与未来专业发展相结合,实现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学习目标上的协同;充分发挥专业师资的优势,实现两个课堂师资协同发展;通过调整活动结构与内容形式,打磨第二课堂品牌项目;营造师生合作型学习氛围,促进两个课堂的文化协同。

开展行政人员综合能力提升培训。通过制定行政人员综合能力提升培训计划,线上线下组织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办公自动化系统使用、会务策划、公文写作、设备管理等,提高行政人员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为推动学系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文稿终审:历史学系 柯伟明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