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聚焦

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着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稿件来源:生命科学学院 编辑:王冬梅 审核:孙耀斌 发布日期:2023-08-01 阅读量:

中大新闻网讯(通讯员陈旭凌、梁琰)生命科学学院党委牢牢把握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强化理论武装,分层次、划专题、多形式、一体化推进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在学院党委的谋划部署下,结合中山大学第十四次党代会及高松校长在2023年学校春季工作会议大会报告精神,学院在本次主题教育调查研究中,重点聚焦研究生教育,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结合为途径,注重研究生优良学风的养成,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构建中大特色生命科学研究生培养体系,全面提升高层次创新型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为推动生命科学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学科贡献“中大生科智慧”。


生命科学学院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动员会

聚焦创新型人才培养开展调研

用心制定调查研究方案,有的放矢访师生。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围绕研究生培养主题召开集体会议10次,研究生党支部及教师党支部会议9次,研究生教育与学位专门委员会会议7次、其他各类调研会议12次、学院领导随机走访10余次,走访师生近百人次,问卷调查收集样本300多份。通过调研找准调查研究工作切入点,聚焦调研主题,凝练调研提纲,明确调研目标,制定与院情相一致、实际相契合的调研方案。在全面调研开始前,梳理分析验证调研方案可行性,在一定范围内征求意见建议,及时调整完善调研方案。

专心开展调查研究工作,脚踏实地察实情。积极运用大数据、信息化手段不断丰富调查研究方法,深入找问题察实情。通过调研座谈、随机走访、问卷调查、资料佐证、个别谈话等多种方式,对教学科研一线的专任教师、教辅行政人员、研究生全方位开展专题调研,查摆学院研究生培养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开展问题大梳理、难题大排查。本次主题教育调研过程中共收集到问题建议55条,学院进行了分类甄别,逐一研讨,深入分析,努力在求深、求实、求细、求准、求效上下功夫,逐步形成对调研问题的基本观点、基本看法、基本框架、基本逻辑。

细心撰写调查研究报告,对症下药出实效。学院对调研中反映和发现的问题,逐一梳理形成问题清点、责任清单、任务清单,逐一列出解决措施、责任单位、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对短期能够解决的,立行立改、马上就办。对一时难以解决、需要持续推进的,明确目标,一抓到底。在全面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完成后,论证调研报告的基本结论与调研主题、目标、要求是否衔接,破解矛盾问题是否到位。针对调研工作中发现的问题,结合实际,进一步去粗存精、去伪存真,提出具体可操作性强的建议措施,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论证、科学决策,把调研成果转化为思路对策、工作举措。

生命科学学院以研究生培养为主题,召开全院教职工大会

践行宗旨着力解决师生难点痛点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研究生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学院立足新时代,放眼国际大局,扎根中国大地,以研究生培养“FINE”范式,深化“立德树人”内涵,凸显人才培养特色;以国家战略和区域社会需求为导向,形成前沿科学和服务实践并重的研究生培养体系;以研究生教学体系改革和培养方案修订为途径,坚持引领,追求卓越。

学院的研究生教育工作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已取得了不少成绩。但随着新形势新发展新要求,通过本次调研分析,当前的工作仍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在以创新人才培养为核心、凝练优势方向、多学科交叉融合方面还需提高,学科造峰能力不足;二是专业学位培养模式有待完善;三是研究生培养体系有待健全;四是在建设国际化师资、打造可持续人才高地方面还需努力。

全面提升高层次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调查研究关键要看调查研究的实效,看调研成果的运用,看能不能把问题解决好。学院在调查研究中,努力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着力推进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一是系统谋划、精准施策,优化学科调整布局;二是科教融汇、产教融合,完善研究生教育体系;三是查漏补缺、夯实基础,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四是引育并举、培强铸优,打造国际化师资队伍。

生命科学学院坚持边学习、边对照、边检视、边整改,把问题整改贯穿主题教育始终,让学院师生切实感受到解决问题的实际成效。现阶段,学院已完成了部分整改工作,着力构筑现代生命科学人才培养新高地。

在完善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育人机制方面,为加强学术学位研究生知识创新能力培养,学院已凝聚形成了六大主攻方向,以大团队、大平台、大项目支撑高质量研究生培养,推进强基计划本博贯通培养,实行培养方案一体化设计;以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为导向,打造“国际生物技术中心”培养国家战略性人才;利用整合科学建设契机,探索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服务国家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在规范课程体系建设、提升课程教学质量方面,已明确增设研究方法类课程、跨学科课程、专业前沿知识课程、文献阅读类课程、写作培训类课程等多种类型课程;更新了研究生培养课程体系,设置二级学科方向课程;拟建立研究生教学评估体系,制定质量评估标准,完善教学内容审批机制,重点依托教师培训中心,创新教学方式,突出创新能力培养。

在全面从严加强过程管理、提升培养质量方面,已整理出研究生开题、中期考核、预答辩中不规范的风险点,根据风险点提出由六大主攻方向制定导师组考核方式,重点抓中期考核,根据导师组意见对学生进行评价和及时分流。拟定《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过程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并在六大主攻方向中期考核中试点运行。

在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方面,依托教师引进与发展中心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建立导师指导能力评价机制;针对导师老龄化问题,出台《生命科学学院临退休导师申请继续招生资格工作指引》,明确临退休导师招生及职责问题。

在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深入开展研究生国际化教育方面,拟结合研究生培养方案要求,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学术交流参与度;构建多层次、多周期、多类型的研究生国际合作培养机制。

文稿终审:生命科学学院 张斯虹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