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闻网讯(通讯员沙文彪)从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看,政府利用国家征收支持发展政策是较为常见的现象。在过去四十年的经济转型中,中国也通过大量征收农村土地来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化。如何理解中国经济转型中的官民互动是一个重要课题。在农村土地征收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政府进行土地征收的目的、政府对项目的执行与管理方式以及农村土地对农户的重要性等都是理解政府与居民互动中至关重要的因素。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沙文彪助理教授独立完成的论文“The political impacts of land expropriation in China”于2023年1月在发展经济学领域顶级期刊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上发表。
现有文献已经探究了国家征收的经济影响,而对其政治影响则讨论较少。为填补此空缺,该论文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库构建了农户与个体层面2010-2018的面板数据,研究了中国农村土地征收的政治影响,对土地征收现象导致农村居民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认为农村土地征收的影响在时间上没有持续性,在空间上也没有外溢性。
就土地征收的经济影响而言,虽然征地减少了农户的农业收入,但会增加其家庭成员外出务工的概率,进而增加农户的工资性收入。因此,农村土地征收总体上并未给农户带来负面的经济冲击。
进一步的研究结果发现,土地征收的影响可以通过提升地方政府治理水平或实施公共利益项目来消除。此外,征地对事前在非农部门有就业的农户不会产生负面影响。该研究不仅有助于理解中国经济与社会转型,对发展中国家实施国家征收项目也具有启示意义。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jdeveco.2022.102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