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新闻

首页 > 科研新闻 > 正文

黄文诺发表企业薪酬透明化研究新成果

稿件来源:管理学院 编辑:郑龙飞、王冬梅 发布日期:2022-04-14 阅读量:

中大新闻网讯(通讯员蒋莉)中山大学管理学院黄文诺助理教授近日以第一作者身份在管理学国际顶级期刊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AMJ)上发表题为“Pay Transparency as a Moving Target: A Multi-Step Model of Pay Compression, I-Deals, and Collectivist Shared Values”的研究论文,揭示企业薪酬透明化(Pay transparency)会促使企业内部的薪酬差异从一种容易被观察到的形式(浮动薪酬Variable pay)转移到另一种不易被观察到的形式(个性化契约Idiosyncratic deals,简称为I-deals),对制定薪酬透明化政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及指导价值。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是美国管理学会的旗舰期刊,是“UTD-24”目录所列顶级期刊之一。

薪酬透明化是企业常常采取的提高分配效率和实现收入公平的重要方式,反映的是公司薪酬相关信息的公开透明程度,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薪酬内容或薪酬分配透明化(如企业向员工公开所有人的实际工资、薪酬等级和水平等信息);二是薪酬制定方式、过程和标准的透明化,即薪酬程序透明化(如企业向员工公开界定员工薪资水平的具体过程和标准);三是薪酬沟通透明化(如允许员工讨论和披露薪酬信息而不会处罚员工)。薪酬透明化可以将“不好的东西摊在阳光下”,从而激发员工的“监督作用”。反之,薪酬保密制度则不利于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无法实现员工寻求收入和心理公平的目标。

理论模型

该项研究通过线上的商业模拟实验和在111间医疗器械分销企业中进行的调查研究,发现薪酬透明化与管理者压缩员工之间的浮动薪酬(Variable pay compression)相关。同时,薪酬透明化通过浮动薪酬压缩对个性化契约(I-deals)产生积极的间接影响。此外,在集体主义共同价值观(Collectivist shared values)较强的企业中,上述所观察到的间接影响效应会增强。如果薪酬透明化成为一个动态目标(Moving target),也就是透明化政策只是将企业内部的员工薪酬差距从一种容易被观察到的形式转移到另一种不易被观察到的形式的话,则不利于发挥员工的监督作用,也无法促使企业正视薪酬不公的现象。故此,薪酬政策制定者更加需要精细地监督甚至控制管理者的个性化契约授予,并采取措施确保这些更隐蔽的薪酬形式不会被当作维护薪酬不公的“保护伞”。

论文链接:https://journals.aom.org/doi/10.5465/amj.2020.1831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