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新闻

首页 > 科研新闻 > 正文

我校26项科技成果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

发布日期:2017-02-23 阅读量:

近日,广东省委、省政府在广州召开广东省创新发展大会。省委书记胡春华出席会议并讲话,省长马兴瑞主持会议,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玉妹、省政协主席王荣、我校校长罗俊出席会议,我校部分获奖代表与会。

会议表彰了获得2016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的先进单位和个人。此次我校共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奖26项。其中,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共14项,包括突出贡献奖1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4项;作为参加单位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共12项。据悉,全省共评选出广东省科学技术奖项目239项(人),其中突出贡献奖2人、特等奖1项、一等奖28项、二等奖66项、三等奖142项。

省委书记胡春华(右)为突出贡献奖获得者刘奕志教授(左)颁奖

我校中山眼科中心刘奕志教授荣获突出贡献奖。刘奕志教授是眼科学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及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973计划)首席科学家。从事重大致盲眼病防治和研究工作32年,我国白内障微创手术开创者之一,创新白内障核心手术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扭转了我国白内障技术落后的局面,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同时,在重要致盲眼病发病机理及防治的研究方面取得系列重大突破,成果在《自然》、《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科学》等国际顶尖杂志发表。

我校4个项目荣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包定华教授牵头完成的《功能薄膜的物性与机理研究》,在发展新的制备技术、制备新型功能薄膜材料、探索新的物理效应并揭示其物理机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研究成果;附属第一医院何晓顺教授牵头完成的《公民身后器官捐献的支撑技术创新与推广运用》,系统解决了供体识别、器官维护、评估、修复等一系列心脏死亡器官捐献核心技术问题,大大提高器官的使用率和移植成功率;附属第三医院高志良教授牵头完成的《乙肝肝衰竭发病机制的理论创新及相关新疗法的研究与应用》,系统地研究了乙肝肝衰竭的发病机制,并创立出了一套适合临床救治的治疗策略及治疗新方法;肿瘤防治中心陈敏山教授牵头完成的《肝癌多学科治疗策略优化的研究与应用》,利用多学科联合的优势,对肝癌的治疗手段进行了有机的整合与优势互补,有效地提高肝癌的整体治疗效果。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