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聚焦

大学科研创新如何服务国家战略

稿件来源:管理学院 作者:符正平 编辑:王冬梅 审核:孙耀斌 发布日期:2023-11-23 阅读量: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教授、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院长符正平

学校在深圳校区召开秋季工作会议的主题是“推进科技自立自强,服务国家战略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通过学习高松校长的主旨报告和陈春声书记的总结讲话,我作为一名大学教师深刻认识到这次会议召开的重要意义,为我们将来从事科研工作以及人才培养工作和社会服务工作指明了方向。

科技自立自强,要求我们每个老师的科研工作要自觉围绕国家战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来进行。从学理上讲,大学是整个国家创新系统和区域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作为一个创新主体自然要主动对接国家战略的需求、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工商管理学科中有个母国基地的概念,说的就是有国家竞争优势的产业一定是根植于本土发展起来的。这有点像广州的大榕树,根系越发达,吸取水分等营养的能力就越强,其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就越强,就越能经受住台风的考验。我个人理解,高松校长的报告是从大学整体的组织行为角度说的,大学是教师共同体,作为一名大学老师,也应该主动把自己的科研工作纳入到学校的整体科研工作部署之中,把自己的科研工作更加紧密地与国家战略需求捆绑在一起。

科研创新如何服务国家战略呢?高松校长在报告中明确,首先要把国家战略需求所提出的问题研究清楚。我们从事科研创新是一件目标性很强的工作。要结合自己的学科领域,了解国家战略实践中提出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自觉地关心国家的发展战略,主动对接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比如,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本身就是国家战略。2018年3月国家发布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这份《纲要》提出的研究课题几乎涉及到我们大学的所有学院和学科。如大湾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这对我们的海洋学科的建设就提出了明确的方向。这份《纲要》使用的创新创业词汇高达120余次,这就要求我们加大创新创业领域的研究,并且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我们的人才培养体系中,以及我们每位老师的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之中。

最近两年,国家对深圳中国特色主义先行示范区、以及粤港澳大湾区三个重点合作平台,包括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南沙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区,分别发布了专门的文件,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以及这三个合作平台建设,为我们这种研究型大学,尤其是本身就处在大湾区的世界一流大学提出了许多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这些课题许多都是跨学科性质的。高松校长的报告明确提出,要把实践中提出的问题转化为科学问题。对科学问题的研究,尤其是持续跟踪研究,就会形成我们自己的科研方向,形成自己的科研特色和科研影响力。

坚持科研创新服务国家战略,能够为我们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带来一系列好处,有效破解面临的许多难题。如本科生的实习基地;硕士生、博士生的论文选题,科研一手数据的调研获取,科技成果转化所需要的互补性资产等。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讲到要把我们的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粤港澳大湾区就是我们写出高质量论文的热土。我们作为一名身处其中的大学教师,理应为这个全球瞩目的创新创业生态贡献我们自己的一份力量。

文稿终审:管理学院 钟一彪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