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中山大学始终与国家发展同心同向同行,致力培养心怀“国之大者”、引领未来的卓越人才。对此,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张光南教授团队赴美国旧金山湾区深入调研国际智库、国际高等教育机构、科技公司以及华人跨国企业等多方代表,同时以“全球湾区·中大校友·创新案例”为主题,根据中山大学校友总会,美国旧金山湾区、纽约湾区、日本东京湾区和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校友分会的推荐,对全球湾区100多位中山大学校友进行调研访谈和创新案例分析。基于全球湾区创新研究,展望中山大学国际化办学前景,助力粤港澳大湾区提升国际竞争力。
一、中山大学国际化办学与对外交流合作的基础
中山大学春季工作会议(2023)报告指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快兴起,造就世界创新竞争、人才竞争新趋势,高端人才和科技创新日益成为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战略的决定性力量。中山大学以培养具有“学习力、思想力、行动力”、能够“引领未来”的创造性人才为理念,始终积极探索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新路径,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建设力量和引才育才的主力军。在国际化办学与对外交流合作方面,有着坚实的基础。
一是区位优势方面,中山大学所在的粤港澳大湾区高度汇聚创新要素和创新资源。二是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中山大学目前已与全球近40个国家和地区的逾290所院校签署了校级合作协议,中大牵头签订的粤港澳高校各类专业联盟已达23个。三是国家公派留学方面,2022年学校国家公派留学人数比历史最高增加29%。四是国际科研合作项目方面,学校积极参与和主导重要的国际科研合作项目。五是研究生学术成果方面,研究生发表高水平论文中涌现出不少在国际上有影响的创新成果。展望未来,中大可借鉴国际湾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交叉学科建设等成功经验,通过提升教育质量、推动科研领域的创新,培养更具国际竞争力的学生和研究人才。
二、中山大学国际化办学与对外交流合作的未来展望
一是建设“中大学科建设+湾区成果转化”的科创体系。包括发挥中大学科建设结合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全链条优势,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产业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强中大的品牌影响力。同时鼓励“问题导向为主+学科交叉融合和跨学科”研究,促进多学科之间以问题为导向的创新研究,推动学术成果转化。
二是开展“智库政策研究+全球创新协同”政策研究。通过与国际湾区智库合作,支持粤港澳大湾区人力资源开发。同时支持与国际湾区知名大学建立合作关系,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与全球高端人才协同创新。
三是构建“中大全球校友联络+校友资源数字化联动”校友网络。以“校友活动+校际间交流”发挥全球湾区校友网络功能助力中大国际化办学,打造校友集聚平台和组织校友活动,促进地方、行业及院系校友跨区域、校际间交流合作。同时以“数字化长效校友平台+论坛分享”强化全球湾区校友网络联动,在不同学科领域举办校友论坛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
四是打造“湾区科技创新+社会文化创意”交流平台。鼓励粤港澳大湾区和国外湾区协会组织共同举办学术、文化和艺术交流活动。
文稿终审:袁旭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