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聚焦

深化国际交流合作,激发新质生产力潜能, 助推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稿件来源:中山眼科中心 作者:林浩添 编辑:卢旖维 审核:孙耀斌 发布日期:2024-07-05 阅读量:

中山大学2024年春季工作会议聚焦“推进高水平对外交流合作,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围绕推动实现学校事业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展开深入研讨、凝聚共识,为各个学院、单位推进高水平对外交流合作提供了重要思路和明确方向,鼓舞大家满怀信心,奋进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征程上。

一直以来,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紧跟国家和学校战略布局,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注重发挥自身学科的独特优势,致力于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在前沿基础研究、交叉学科探索、先进研究技术平台构建等领域不断发力,积极探索多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发展路径,推动学科建设高质量发展。

拓宽国际化视野,培育复合型创新人才

立足本土、胸怀世界,重视青年人才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养成。中山眼科中心与美国斯坦福大学、法国巴黎朗之万研究所和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视光学院等国际顶尖机构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共同开展临床教学、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等多方面多层次的交流合作项目,搭建了立足学科优势、接轨国际前沿的眼科教学平台。大力鼓励引导青年学子在国际重大科技创新、国际学术会议中担大任、当主角。2024年上半年,先后组织超500人次师生赴印度尼西亚参加亚太眼科学会年会、赴美国参加全球最大、最具影响力的眼科学术盛会——视觉和眼科研究学术大会,在国际舞台上充分展现了眼科中心的丰硕成果与卓越实力,也为青年学子们提供了深入了解学科前沿、提高国际视野的机会。

立足湾区面向世界,打造国际化专业团队

强师赋能,躬耕教坛,注重打造国际化、专业化的师资队伍。眼科中心结合新形势加强人才国际交流,积极延揽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知名学者担任客座教授,作为人才队伍的有益补充,使更多全球智慧资源、创新要素“为我所用”。充分发挥客座教授在链接世界级平台、推动高质量发展、及在人才引育方面的积极作用。扎实推进师资队伍国际化建设,提升教师队伍国际化思维和教育教学能力。2024年3月,眼科中心积极探索粤港澳大湾区高校联盟师资交流互鉴新模式,选派3名高年资教师到香港中文大学进行为期半年的交流学习。此外,依托世界卫生组织(WHO)眼健康与视觉合作中心平台优势积极参与全球眼健康治理,今年5月初作为倡议成员参加“近视防控全球行动倡议”发布会,并受到WHO助理总干事Jérôme Salomon的主动约见,是100多个全球参会代表中唯一受邀会面的代表,眼科中心将与WHO建立更长期、全面的深入合作。

以新质生产力为导向,推动科技创新

向“新”而行,以“质”致远,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眼科中心聚焦眼科领域前沿问题和国家重大需求,开展原创性、突破性的科学研究。通过引进国际先进的眼科诊疗技术和设备,结合自主研发和创新,形成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眼科诊疗技术和产品。例如,研发全球首个数字面罩,创立眼病智能诊疗的隐私保护技术(Nature Medicine 2022);研发全球首个婴幼儿视功能智能筛查系统,突破语言前婴幼儿眼病筛查的世界难题(Nature Medicine 2023),在眼科学与前沿生命科学交叉研究、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前沿技术和成果转化等方面实现一系列“0”到“1”的突破,不仅提升了临床服务水平,也为眼科中心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科技赋能健康,助力国家发展

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以新质生产力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和人民健康。协同推进国家医学中心创建工作和区域医疗中心输出帮扶,与全国多地多院乃至“一带一路”沿线35个地区共同探索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和医联体合作。科技赋能助力提升医疗管理,2023年服务患者量同比均增长近30%,5G智能眼科巡诊车以高科技构建“移动巡诊+智能技术系统”新业态,让偏远地区群众“触手可及”优质医疗服务。创建的数字智能技术“新型三级诊疗”模式,为中国农村人群推荐最优的白内障筛查策略,提升10.2倍的效率、减少6.24%的总成本、避免人群15.50%“盲的年数”,为政府有关部门制定眼病防治公共卫生策略提供依据。

基于新技术,借助已建立的亚太远程会诊中心及亚太眼科学会总部等平台优势,推广示范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以科考船、5G巡诊车及飞行眼科医院作为海陆空移动眼科诊疗中心、培训中心和研究中心,将构建全方位、立体式国际医疗合作的“移动防盲新丝路”,助力新技术赋能的“人人享有视力”目标实现。2020年,在国家卫健委指导下,建立中国—马尔代夫眼科中心,这是中国在国外援助开设的第一家现代化、标准化的眼科中心。

激发创新活力,保障新质生产力发展

创新制度,优化机制,持续推动科技创新体系建立健全。中山眼科中心探索建立一套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包括科研项目管理、成果转化、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通过优化管理流程、提升管理效率等措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同时,为科研人员提供充足的经费和资源支持,激发内部创新活力。系列措施的实施推广,为眼科中心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聚光成塔,众星闪耀,中山眼科中心将深入贯彻中山大学2024年春季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眼科中心“123总部署”和“1411具体要求”发展规划,以高水平对外交流合作为关键引擎,通过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的双重推动,为实现“全面建成世界一流眼科中心”目标而不懈努力,为中山大学百年华诞献礼,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 “中眼智慧”。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