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主页
English
首页
中大头条
综合新闻
一线动态
科研新闻
专题聚焦
媒体中大
视频中大
中大人物
中大校报
师生文苑
搜索结果
图说中大
EN
首页
中大头条
综合新闻
一线动态
科研新闻
专题聚焦
媒体中大
视频中大
中大人物
中大校报
师生文苑
搜索结果
图说中大
中山大学主页
English
科研新闻
首页
>
科研新闻
01
中大头条
02
综合新闻
03
一线动态
04
科研新闻
05
专题聚焦
06
媒体中大
07
视频中大
08
中大人物
09
中大校报
10
师生文苑
19
2023/09
中大团队在微纳马达用于神经调控研究取得新进展
中大新闻网讯(通讯员彭飞)合成微/纳马达是一种微型化装置,可以通过转换外部能量或化学燃料转化为自主运动,用于靶向给药、体内成像和微创手术等。中山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彭飞副教授团队提出,还可以将微纳米马达作为一种与神经系统通信的新方式。
13
2023/09
中大团队等研发国际创新抗体检测,快速诊断神经免疫病
中大新闻网讯(通讯员孙晓渤)9月5日,国际神经病学顶级期刊JAMA Neurology 在线发表了国际创新技术-免疫斑点法(IDoT)检测水通道蛋白(AQP4)抗体的研究论著。这是目前国内神经免疫抗体检测研究成果首次发表于该期刊,在国际神经免疫病研究领域发出了中国声音,也体现了国际同行对中国开展国际临床合作研究的认可。邱伟(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末位通讯)、Ho Jin Kim(韩国国立癌症中心)为共同通讯作者;付莹(福建医科大...
13
2023/09
中大团队研发新型G-四链体共价结合铂配合物 用于癌症免疫治疗
中大新闻网讯(通讯员毛宗万)核酸功能的执行不仅与其序列有关,还取决于其二级结构的形成。G-四链体(G4)结构作为一种特殊的核酸二级结构普遍存在于基因组中,并且在细胞生物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包括端粒生物学、基因组稳定性、复制、转录、翻译、核酸/组蛋白修饰和高级染色质结构。近几十年来,G4已发展成为有前景的癌症治疗靶点。然而,由于G4结构在体内具有高度动态性和微环境依赖性,配体如果仅通过弱相互作用与G4结合,...
05
2023/09
中大团队揭示导致疼痛和记忆障碍共病的机制
中大新闻网讯(通讯员魏绪红)临床和实验证据均表明外周神经损伤后机体常表现为痛觉过敏和记忆障碍共病,然而共病机制并不清楚。研究证明星形胶质细胞释放的乳酸不仅是神经元优先利用的能量底物,而且作为信号分子在神经元兴奋性调控及突触可塑性调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23年8月31日,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魏绪红副教授、蒋斌教授团队合作在麻醉学顶级期刊Anesthesiology发表了论文,探究了背侧海马CA1区星形胶质细胞乳酸释放减少在痛觉过敏和记忆障碍共病中的作用。
31
2023/08
中大团队发现高密度脂蛋白通过调控非编码RNA影响血管新生的新机制
中大新闻网讯(通讯员彭福祥、章智琦)冠心病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冠状动脉狭窄和闭塞,引起心肌缺血、梗死的高死亡率心血管疾病。血管新生构建侧支循环对于心肌组织的血运重建十分重要。然而,冠心病状态下,多种危险因素持续损伤血管的功能,导致一系列促进血管生长的措施没有疗效,其中一个关键因素是高密度脂蛋白(HDL)的功能障碍。
30
2023/08
中大团队发现促进肝细胞癌远处转移的新机制
中大新闻网讯(通讯员叶林森)近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杨扬教授肝脏外科团队与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项鹏教授团队合作在肝脏病学顶级期刊Journal of Hepatology在线发表题为“Combined inhibition of surface CD51 and γ-secretase-mediated CD51 cleavage improves therapeutic efficacy in experimental metastatic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整合素家族蛋白CD51促进肝细胞癌远处转移的全新机制。
30
2023/08
研究揭示肝脏肿瘤患者消融术后感染危险因素
中大新闻网讯(通讯员彭福祥、章智琦)近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超声医学科介入超声团队在影像学顶刊Radiology在线发表论文“Predicting Infectious Complications after Percutaneous Thermal Ablation of Liver Malignancies: A 12-year Single-Center Experience”。该研究回顾性分析了超声医学科介入超声专科近12年来3167例肝脏恶性肿瘤患者共7545次热消融的临床数据,详细总结了消融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临床特点,探索其...
27
2023/08
中大团队在脊髓损伤修复方面取得系列研究成果
中大新闻网讯(通讯员何留民)脊髓损伤极易造成损伤节段以下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具有致残率高和恢复难的特点,目前临床疗效有限,已成为世界性医学难题。脊髓损伤触发“炎症风暴”,导致瘢痕组织包裹的囊性空洞形成,严重阻碍轴突再生。近年研究发现,生物材料在脊髓损伤修复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能够重建损伤部位微环境,促进轴突再生和功能恢复,为脊髓损伤修复带来新的希望。但是目前报道的生物材料支架往往与脊髓组织...
16
2023/08
肿瘤防治中心领衔GLOW研究,为胃癌一线治疗提供新选择
中大新闻网讯(通讯员赵现廷)我国是胃癌高发国家之一,且大部分胃癌患者在确诊时已为晚期,仅能通过药物治疗延长生存期。然而,晚期胃癌具有高度异质性,传统化疗对其治疗效果不佳。探索晚期胃癌靶向治疗的临床研究众多,但目前进入临床应用的靶向治疗药物仅有抗HER2药物(如曲妥珠单抗)和抗VEGF药物(如阿帕替尼)。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使化疗联合免疫治疗(PD-1抗体)成为晚期胃癌的一线标准治疗模式,但这一治疗模式在PD-L1低...
首页
上页
1
...
37
38
39
40
41
...
138
下页
尾页
到第
页
跳转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