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10月,日军攻占广州,对学校等文化设施进行野蛮轰炸。为续存文脉,维持教育,以国立中山大学为代表,包括广东省立文理学院、私立岭南大学一大批知名高校纷纷迁往省外、粤北等地展开科研与教学。这段“教育抗战”和“学术抗战”的历史,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史上书写了极为重要的一笔。 以国立中山大学为例,上世纪30...
今年是中山大学推行“大类招生、集中培养”的第一年,招生工作已圆满结束,而备受关注的南校园集中培养也迎来好消息。记者近日从中山大学了解到,目前南校园“集中培养”的各类硬、软件设施已基本就绪,正如火如荼地推进收尾工作,准备迎接8000多名大一新生。这是自2000年珠海校区启用以来,中山大学第一次实现全体大一...
8月25日,记者从中山大学获悉,今年是该校推行“大类招生、集中培养”的第一年,招生工作已圆满结束,而备受关注的广州南校园集中培养也迎来好消息。目前南校园“集中培养”的各类硬、软件设施已基本就绪,正如火如荼地推进收尾工作,准备迎接8000多名大一新生。 据介绍,这是中山大学自2000年珠海校区启用以来,第一次...
今年是中山大学推行“大类招生、集中培养”的第一年,这是自2000年珠海校区启用以来,中大第一次实现全体大一新生在广州南校园集中培养。招生工作日前已结束,备受关注的南校园准备得如何? 目前南校园“集中培养”的各类硬、软件设施已基本就绪,正如火如荼地推进收尾工作,准备迎接8000多名大一新生,将以全面提升的人...
秋季开学在即,记者从中山大学了解到,在该校推行“大类招生、集中培养”的第一年,备受关注的南校园集中培养迎来好消息。目前中山大学南校园“集中培养”的各类硬、软件设施已基本就绪,正推进收尾工作,准备迎接8000多名大一新生。这是自2000年珠海校区启用以来,中山大学第一次实现全体大一新生在广州南校园集中培养...
2021年是中山大学推行“大类招生、集中培养”的第一年。记者近日从中山大学了解到,目前南校园“集中培养”的各类硬、软件设施已基本就绪,正如火如荼地推进收尾工作,准备迎接8000多名大一新生。这是自2000年珠海校区启用以来,中山大学第一次实现全体大一新生在广州南校园集中培养。 南校园办学空间全面改善 中山大学...
今年是中山大学推行“大类招生、集中培养”的第一年,备受关注的南校园集中培养也迎来好消息。记者今日从中山大学了解到,目前南校园“集中培养”的各类硬、软件设施已基本就绪,正如火如荼地推进收尾工作,准备迎接8000多名大一新生。 这是自2000年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启用以来,中山大学第一次实现全体大一新生在广州南校...
今年是中山大学推行“大类招生、集中培养”的第一年,备受关注的南校园“集中培养”的各类硬、软件设施已基本就绪,准备迎接8000多名大一新生。这是自2000年珠海校区启用以来,中山大学第一次实现全体大一新生在广州南校园集中培养。 目前,中山大学已初步形成“三校区五校园”办学格局,即分别拥有广州校区的南校园、东...
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支持下,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教授苏文如、郑颖丰合作开展研究,在单细胞层面揭示了性别与衰老对外周血免疫细胞的影响。相关研究8月13日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 性别是影响人生长、发育、行为、思维的重要生理因素。性别差异影响全身各个系统,包括免疫系统。性别与年龄是影响机体免疫系统...
8月20日是世界蚊子日。这可不是纪念蚊子的节日,而是为了提醒人们,蚊子是传播疟疾、登革热、寨卡热等疾病的重要媒介。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蚊媒传染病造成死亡人数超过 70 万,蚊子也因此被认为是“世界上最致命的动物”。 由中山大学组建的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核技术(昆虫不育)研发中心,就将核技术应用在了“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