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贫血、呵护生命……”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血液内科医护人员在门诊部大楼前喊出响亮的口号,为“中国贫血日”义诊活动拉开序幕。今天,是第五个“中国贫血日”。据了解,我国居民贫血的患病率约为20.1%,贫血问题普遍不受重视,未能早预防、早治疗。因此,国家卫健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与业界权威机构、专家...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副院长刘卓炜教授是一名泌尿肿瘤外科医生,他的从医经历见证了泌尿外科技术的翻天覆地的发展,更见证了患者的期待从“保命”升级为“不仅要保命,还要保留排尿功能、性功能、自然生育功能……”每次在朋友圈看到患者康复出院后的日常——或在家含饴弄孙,或在工作岗位安居乐业,或结婚生子,他与他...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管向东,身材高大,步步生风。作为“国家队”重症专家,他14次受命出征支援全国抗疫,每天进风险最高的“红区”,从不后退半步;他看到患者猝然离去难掩悲痛,写出广为传唱的抗疫歌曲;他对待患者永远像是热情的老朋友,提出打造“有温度的ICU”。管向东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作为广州日报“中国医师节”系列策划之一,昨晚,“健康看我的”——广报科普短视频大赛颁奖活动在广州日报阡陌间产业园举行。今年上半年,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在市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市医师协会、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黄花岗科技园管理委员会的指导下,开展本次大赛,面向市内各大医院征集短视频作品,其间共收到广...
有时一丝不苟,有时粗枝大叶有时争分夺秒,有时忘记时间有时爱美,有时却顾不上形象有时是医生,有时自己也是病人……“医者无畏勇前行,无非一念救苍生。”2022年8月19日是第五个中国医师节,在此之际,羊城晚报大健康研究院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特别拍摄《有时》向广大医务工作者们致敬,并对他们说一声“谢谢你们,...
创建家庭友好型工作场所首次纳入生育支持措施,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发展换挡提速,精准实施购房租房倾斜政策,生育保险提标扩面迈出新步伐……这一系列积极生育支持措施,将惠及亿万人民群众。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7部门日前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导意见》,推出2...
8月13日,“智能互联,未来通信”第十一届中国国际通信大会在佛山市三水区云东海街道落下了帷幕。自11日召开以来,本届大会汇聚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交通大学教授、移动专用网络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张宏科等众多国内外学术专家、企业精英,围绕信息通信领域,分享学术新成果,把脉产业发展新方向,掀起智慧“风暴”。...
社会力量如何助力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8月16日,以“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的社会参与”为主题的国家文化遗产与文化发展学术研讨会(2022)在广州市黄埔区召开。会议以“线上+线下”的方式举行,来自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公共文化机构、高校和研究机构、文旅企业代表等120多人参加,5000多人在线上参...
近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王铭辉教授团队联合多家医院及至本医疗,在《自然—通讯》刊发了一项针对亚洲癌症人群基因组特征的研究成果。该成果从基因层面将中国人群与西方人群突变特征的异同进行了系统分析和全面对比,全面阐述了东西方癌症患者的不同临床基因组特征,是截至目前最大规模的亚洲癌症人群基因组全面分...
微创精准诊疗体系实现膀胱癌早诊、尿液DNA甲基化无创诊断膀胱癌已在临床应用、国产单孔腔镜手术机器人系统正在国家CFDA报批上市......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副院长林天歆13日在“2022年中国膀胱癌高峰论坛”上称,目前在膀胱癌的在早期发现、诊断以及治疗技术上获得很大的突破,“我们提高了患者的早诊率、提高了患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