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大

  • 【羊城晚报】【专访】马克龙到访中大释放哪些重要信号?专访中大哲学系教授、中大西学东渐文献馆副馆长、法国人梅谦立先生

    马克龙总统此行为什么选择来访广州和中山大学?释放了什么重要信号?4月6日,记者专访了中大哲学系教授、中大西学东渐文献馆副馆长、法国人梅谦立先生。

  • 【南方日报】中山大学—联创碳中和技术研究院揭牌

    4月3日,中山大学与山东联创产业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联创股份”)联合共建的中山大学—联创碳中和技术研究院揭牌,研究院将聚焦碳中和相关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开发开展工作,实现技术攻关和人才培育双赢。

  • 【中国科学报】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发现丁酸梭菌可用于结肠癌辅助治疗

    近日,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胃肠病学研究所教授李孟鸿团队发现,作为益生菌的丁酸梭菌在结直肠癌治疗中发挥着辅助作用。这为丁酸梭菌促进化疗、免疫治疗效果提供了重要见解。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肠道微生物》。李孟鸿介绍,为实现结直肠癌的有效治疗,探究其潜在的危险因素,探讨癌症生物标志物及微生物标记物显得尤为...

  •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中山大学:坚持党建引领 构建高质量美育工作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中山大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美育教育的重要决策部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学生成长为中心,搭建艺术实践平台,组织开展艺术活动,弘扬优秀传...

  • 【羊城晚报】陈春声:从“局部”加深对中国文化的整体理解

    大一统中国历史发展的内在一致性,是以其相互密切联系的区域发展巨大的时空差异为前提的。也就是说,地域社会历史发展的内在不平衡性和各地域间永无休止的矛盾及其调适,正是中国之所以成为一个伟大的统一国家且长期存在的逻辑起点。潮州地域的历史文化发展,为这个带有某种历史辩证法的学术判断,提供了富于启发性的生...

  • 【中国青年报】在“中大最晚下课”的课程中,线上“复刻”线下课堂体验

    晚上10点钟,中山大学广州校区南校园早已结束了一天的繁忙教学,然而位于中轴线西北处的陆佑堂,一间课室在静谧的夜色中灯火通明,授课仍在热烈地进行。这门课程,是中山大学与喀什大学共同打造的西行慕课——光学,被称为“中大最晚下课”的课程。授课老师是中山大学物理学院党委书记赵福利教授,而学生则是万里之外的...

  • 【南方日报】邹小兵讲解孤独症“社交阶梯”:有这些能力的孩子可以上幼儿园

    100人中就有1人是孤独症谱系障碍患者,我们应如何与他们相处?如果孩子患有孤独症,家长应如何及时发现、正确干预其行为?4月2日是“世界提高孤独症意识日”,南方+与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童发育行为中心主任、教授邹小兵携手举办专题讲座。现场,邹小兵解读了其设计的孤独症儿童“社交阶梯”。他认为,孤独症儿童应先...

  • 【羊城晚报】党建赋能助力孙逸仙纪念医院高质量发展

    “今天,我们医院麻醉科主任、手术室护士长、泌尿外科医生一共13人从广州飞往喀什,因为天气原因,下午5点左右迫降在莎车,距离喀什还有200公里。”3月31日,正赶往喀什进行医疗帮扶和党建工作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泌尿外科教职工党支部书记黄海给记者发来信息。据记者了解,作为“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

  • 【南方日报】谢有顺:唤醒人对世界的热爱,是文学的意义所在

    日前,花城文学院在穗揭牌成立。在此期间,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对文学的冲击,未来文学的发展方向等话题,引起众多与会嘉宾热议。与此同时,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的“现实与传奇:王安忆余华对谈”活动现场,两位著名作家结合写作实践,分享了各自对文学创作的感想。王安忆认为:“生活是不按常理出牌的,这是我们打...

  • 【中国网健康】中大五院专家勇闯“生命禁区”精准摘除脑瘤

    脑干属于大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体的生命活动中枢,神经核团和传导束密集,起着将大脑和脊髓中的神经信息传递到身体各部位的作用。由于脑干特殊的解剖结构和维持多项生理功能的重要性,通常被称为“手术禁区”。近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中大五院)神经外科刘飞主任团队经过6个小时的手术,完整切除了患者脑干至脊...

  • 【羊城晚报】中大五院成功救治驼背和胸椎骨折患者

    近日,中大五院脊柱外科团队成功为一名脊柱侧弯、胸椎骨折合并后凸畸形的65岁女性患者行截骨矫形、骨折复位内固定手术,让她挺直了腰杆,术后3天下床,4天出院,身高增长了5厘米。日前,陈阿姨不慎摔跤,胸背部疼痛剧烈,在外院检查发现第12胸椎压缩性骨折后,因抗拒手术,采取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疼痛并没有缓解,长期...

  • 【观海融媒】中大五院成功救治560g“巴掌宝宝”

    近日,中大五院新生儿科团队成功救治了一名27+周、出生体重仅560克的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全过程无早产儿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据悉,该宝宝为珠海市目前成功救治体重最轻早产儿,标志着医院新生儿救治已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出生体重仅560克,脚掌比成人拇指还小“患儿男性,胎龄27+周,体重560克,呼吸微弱、心音低钝……...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