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中山大学PPE(Philosophy, Politics & Economics,即哲学、政治学与经济学)本科专业招生简介发布。据悉,中山大学今年正式设立面向本科生的PPE专业,依托哲学系、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和岭南学院等院系,立足现代社会、面向未来而思、聚焦学术前沿,力求培养扎根中国大地、具有国际视野和跨学科视域的复合型...
7月14日,全球公共管理院校联盟公布了2023年度NASPAA国际认证的结果,中山大学MPA教育项目获得最高等级的认证,成为本年度通过认证的全球5个教育项目中唯一的中国项目。全球公共管理院校联盟(Network of Schools of Public Policy, Affairs, and Administration,简称NASPAA ),拥有来自全球25个国家的317个会员单位,...
7月16日上午,中山大学2023年全国首封本科录取通知书送达广东实验中学(下称“省实”)。来自省实的学生陈麒羽,收到了这份特别的礼物。她被中大“强基计划”基础医学专业录取,成为家族中第十个中大人。立志投身医学基础研究“中大这份珍贵的录取通知书,也是我站在新的起跑线上奋勇拼搏的志愿书。”省实学术报告厅内,...
7月12日,国际期刊《自然》刊登中山大学教授王猛团队主导的科学成果:首次发现一种在液氮温区压力下超导的镍氧化物超导体。这是继铜氧化物之后,科学家发现的第二种在液氮温区超导的全新材料,也是我国科研人员在高温超导领域取得的一项突破性成果,有望推动破解高温超导机理,使设计和预测高温超导材料成为可能,实现更...
12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杂志刊登我国中山大学王猛教授团队与其他单位合作的成果:首次发现液氮温区镍氧化物超导体。这是人类目前发现的第二种液氮温区非常规超导材料,将有望推动破解高温超导机理,使设计和预测高温超导材料成为可能。
中大科学家的一个新发现,开辟了超导研究的一条新路径。7月12日,国际顶级学术刊物《自然》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山大学物理学院王猛教授团队在高温超导材料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人类首次在实验上发现一种镍氧化物在压力下实现液氮温区超导电性,也是目前发现的第二种液氮温区非常规超导材料,实现了国际物理学界37年来的新突...
7月12日,《自然》杂志刊登中山大学王猛教授团队与其他单位合作的成果:首次发现液氮温区镍氧化物超导体。这是由中国科学家首次率先独立发现的全新高温超导体系,是人类目前发现的第二种液氮温区非常规超导材料,是基础研究领域“从0到1”的重要突破,将有望推动破解高温超导机理,使设计和预测高温超导材料成为可能,在...
粤港澳大湾区在全国新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广东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广东深化改革开放的大机遇、大文章抓紧做实,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以珠三角为主阵地,举全省之力办好这件大事,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我们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开拓了更广阔的文化空间,我们党在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理论和制度创新的自觉性也达到了新高度。
“争当‘突击队’、勇做‘生力军’!”7月7日,广东多支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从广州出征,通过与县镇基层进行“一对一”结对,破解县镇村实际产业难题。目前,广东已有逾万支“三下乡”队伍在全省开展行动、100个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优秀示范项目把专业知识和青春创意带进田间地头。
7月9日,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正式揭牌为“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成长天使基金定点合作医院”。当天该院儿童医学中心与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成长天使基金合作启动2023年罕见病患儿救助公益活动,为上百名儿童进行免费筛查义诊。
中央第五十七指导组坚持调查研究务求“深、实、细、准、效”,督促指导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和厦门大学5所中管高校把牢调研方向、找准调研重点、统筹调研安排、深入调研分析、推动调研成果转化,真正查找和解决实际问题,以高质量调研推动主题教育走实走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