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地球生命共同体的血脉和根基,希望未来有更多市民参与绿美广东生态文明建设。”近日,中山大学生态学院教授梁敏霞通过绿美广东公共服务平台认捐认养树苗,呼吁广大市民积极参与环保活动中,为绿美广东生态建设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1月11日,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投票评选的2023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正式揭晓,中山大学王猛教授团队的成果“液氮温区镍氧化物超导体首次发现”入选。
1月10日上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合作共建国家省级区域医疗中心签约仪式在泉州举行。
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对突出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作出重要部署。深化中管高校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是坚持党对中管高校的全面领导、强化中管高校领域正风肃纪反腐的重要举措。与会的中管高校纪检监察机构主要负责同志表示,将把“一校一策”作为各中管高校党委履行管党治校主体责任、纪...
“一个能给人带来快乐的学科,才是一个有生命力的学科。写作与写作学就是一种充满魅惑的学科”“当前写作学科和写作教师迎来了百年来最好的发展时期,创意写作的理论建设激活和释放了写作教师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写作学的春天来了!写作教学是用爱发电,写作事业是星辰大海”……近日,广东省写作学会第九次会员大会暨...
1月10日上午,中大五院鼻咽癌防治中心正式开科,标志着该院鼻咽癌的预防、治疗和研究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该中心将通过强化专科团队建设,提高专科专病技术,为广大鼻咽癌患者提供“一站式”综合诊疗服务。
1月8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派出第二批医疗专家进驻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贵州医院。新一批专家到达贵安后,中山一院贵州医院于1月10日组织大型义诊,为群众提供免费诊疗和健康咨询服务。此次派驻中山一院贵州医院的19名医疗专家分别来自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泌尿外科、心血管内科、胆胰外科、消化内科、神经科、肿瘤...
记者9日从中山大学获悉,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张宏波课题组在《自然》(Nature)杂志发表论文,发布了首个人类肢体发育单细胞时空图谱,解析了胎儿四肢的细胞演变路径和细胞空间位置决定过程。这项研究为进一步研究肢体发育的详细调节机制、肢体发育异常的细胞生理机制,乃至更广泛的发育和再生过程中细胞命运调节机制和空...
中国和马尔代夫友好源远流长。2014年9月,习近平主席对马尔代夫进行历史性国事访问,双方一致同意建立中马面向未来的全面友好合作伙伴关系。10年来,中马关系深入发展,双方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各领域务实合作取得丰硕成果,传统友谊不断深化。“在这里生活非常便利”驾车从首都马累出发,驶过马尔代夫首座跨海大桥...
在佛山市三水区南山镇九龙岗,曲折的山路旁,有一块硕大的山石碑,上刻几个红色大字:陈心陶纪念地。中山大学与佛山市三水区共建的陈心陶精神教育基地包含5个场所,这片纪念地是其中之一。2022年5月,陈心陶精神教育基地入选为首批国家级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陈心陶,这位赫赫有名的岭南寄生虫学家、医学教育家,在20世...
1月9日,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广东省分中心深圳站揭牌仪式暨结直肠癌精准筛查项目启动仪式在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举行。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以下简称“中山六院”)与宝安区人民医院在打造跨地域医联体,合作共建消化系统学科群方面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中山六院派出4名消化系统疾病专家常驻宝安区人民医院...
从受精卵到完整的人体,我们的四肢是如何发育的?科学家利用单细胞技术找到了一些线索。1月7日,记者从中山大学获悉,该校中山医学院张宏波教授课题组发布了首个人类肢体发育单细胞时空图谱,解析了胎儿四肢的细胞演变路径和细胞空间位置决定过程。相关成果论文刊发于《自然》。肢体建成的时空调节机制是一个经典的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