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大

  • 【南方日报】守护母婴健康的"暖男",中山一院助产士以专业迎接新生命到来

    “怎么是男的来给我接生?”作为男助产士,来自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下称“中山一院”)的委红锁、庞庆广,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陈晨都曾被问过同样的问题。在女性为主的护理团队中,男护士是稀有的存在,而在男护士中更寥若晨星的是男助产士。作为迎接新生命来到世界的“第一个人”,他们如何成为守护母婴健康...

  • 【羊城晚报】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刘卫国解读欧阳山《三家巷》:年轻人能获得“改变命运”的共鸣

    在浩如烟海的广东文学珍品中,欧阳山的《三家巷》犹如熠熠生辉的明珠,独领风骚。作为一部革命现实主义题材小说,《三家巷》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2019年,它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如今,这部作品的全书修订稿原稿珍藏展示于广东文学馆三楼的广东当代文学展厅。值广东文学馆开馆之际,...

  • 【新华社】中大教授参与中法隔空问答,关于彼此他们最好奇的是……

    法国人学中文普遍反映什么最难?中国针灸什么穴位扎起来很痛?法国朋友会爱上什么中国美食?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暨中法文化旅游年,新华社记者郑锦强对话6位两国人士,开启了一场中法文化隔空问答。法国人学中文普遍反映什么最难?中国针灸什么穴位扎起来很痛?中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徐翌茹在去年马克龙总统访问中山...

  • 【中国日报】中大五院医护团队投身防汛防暴雨急救行动

    自5月4日10时50分起,珠海市三防指挥部决定将防汛(防暴雨)Ⅳ级升级为防汛(防暴雨)III级应急响应。期间,中大五院急诊团队与全院各科室多学科一起,投身防汛防暴雨行动。4日11:13,医院接到救援信息:一名17岁青少年出现发热、乏力不适,伴双上肢痉挛性疼痛。院急救团队立刻出发,将患者安全转运回医院接受后续检查及...

  • 【羊城晚报】"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山一院刘庆华教授: 十三年三次进藏 点燃当地肾病治疗的希望之火

    从一名哈佛大学深造归来的优秀医学生,到国内知名肾内科临床及科研专家,再到地方医院的“领头雁”,这一路成绩的背后,是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副主任刘庆华教授数年初心如磐、承梦前行的生动写照。就在4月28日,他获颁“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探索求真,揭开慢性肾病“黑盒子”在中山医博士毕业后,刘庆华留在中山...

  • 【广州日报】50分钟,从进社康到上手术台!七旬奶奶突发心梗,中大八院无缝衔接抢出“生命速度”!

    “小妹妹,我心慌,很闷,肩膀还有点疼,你们社康能不能看看啊?”71岁的杨奶奶艰难地走进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明月社区健康服务中心。诊前岗、全科医生警觉准确判断心肌梗死,呼叫120后规范抢救,社管中心线上协调,院本部心内科专家远程指导,开通转诊绿色通道,从杨奶奶走进社康到上手术台仅用时50分钟。4月22日,杨...

  • 【新快报】【世界读书日】揭开“过敏”前世今生,中山三院专科医生“组团”撰写专著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变态反应(过敏)科团队倾力创作的科普图书《世纪顽疾:过敏》在广州正式发布。该书由过敏科杨钦泰教授团队共同打造,并于2024年3月出版。随着人类生存环境与生活方式的改变,过敏浪潮汹涌而至,已成时代流行病。中山三院过敏科团队溯古,讲述“过敏”疾病在历史中的身影...

  • 【南方农村报】中山三院7科主任联合会诊,为喀什罕见病患者献良方

    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是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目的和初衷。随着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优势学科在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疏附医院(中山大学附属喀什医院)(下简称“喀地一院疏附医院”)纷纷落地扎根,医院综合治疗水平不断提升。而每周三在医院定期举行的广东专家门诊日,来自广东援疆专家精细的检...

  • 【科学网】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启动逸仙健康科普广东行

    4月12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逸仙健康科普广东行”启动仪式暨大型义诊活动在东莞市滨海湾中心医院举行。“我们的步伐将从这里开始,向粤东、粤西、粤北、珠三角地区21地进发,将健康科普送到基层群众身边,做好科普、教育惠民,积极推进健康中国战略实施。”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党委书记古小红在致辞时表示,医...

  • 【中国网】大湾区医工融合与成果转化论坛暨医学科研管理研讨会在珠海举办

    为加快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充分发挥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作用,探索医工融合创新与发展新模式,研讨新时期医学科研管理创新体制机制,4月14日,大湾区医工融合与成果转化论坛暨医学科研管理研讨会在珠海举办。会议由广东省呼吸与健康学会、广东省医师协会、中山大学主办,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中大五院)承办,...

  • 【人民日报】又见“一肝救两命”!中山三院劈离式肝移植技术日臻成熟

    曾女士是一位多囊肝患者,已饱受疾病折磨十数年之久,只有及时进行肝移植手术,才可能获得新生;邓女士同样是多囊肝患者,肝功能也逐步恶化,腹腔日渐胀大,身体状况和生活质量急剧下降。临近3月末,一位大爱捐献者为她们带来了生的希望。然而,常规肝移植手术中,一位捐献者的供肝仅能移植给一位受者。中山大学附属第三...

  • 【南方日报】毛艳华:围绕"一点两地"全新定位 纵深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202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广东视察,亲自为广东现代化建设定向导航,赋予粤港澳大湾区“一点两地”全新定位,要求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一年来,大湾区建设围绕“一点两地”全新定位,粤港澳加快融合发展,软硬联通不断拓展,“北上南下”双向奔赴...

新闻投稿